導讀:小滿養生要注意什麼?小滿節氣即將到來,小滿節氣過后天氣會變得悶熱、潮濕,做好養生工作很關鍵,那麼小滿養生要注意什麼呢?下面小編為您介紹小滿養生的12個注意事項。
小滿養生要注意什麼?
1、少熬夜
由於小滿節氣后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疲勞。如果長期熬夜,造成人的生理機體和新陳代謝系統的紊亂,導致內熱上火,很容易引起便秘、口腔潰瘍、咽痛等上火症狀。所以,在炎炎夏日預防內熱的有效方式,就是規律作息,避免熬夜。
2、穿衣講究
小滿過后,氣溫逐漸升高,此時的著裝宜寬鬆舒適,不僅活動方便,而且通風透涼,有利於散熱。一般來說,服裝覆蓋身體面積越小,體溫散失越快,但在炎熱的夏季,不要誤以為穿的越露就會越涼快,因為隻有當外界氣溫低於皮膚溫度時,暴露才會有涼快感。當外界氣溫高於皮膚溫度時,暴露面積不宜超過人體總表面積的25%,否則熱輻射就會侵入皮膚,反而更熱。
3、避免受寒
小滿后氣溫明顯升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仍會較涼,氣溫日差仍較大,尤其是降雨后氣溫下降更明顯,所以要避免貪圖涼快而著涼受風,尤其是晚上睡覺時。否則寒濕邪氣停留肌膚,郁而化熱,易引起風疹、濕疹等皮膚疾病﹔駐留關節,容易引發各類風濕性疾病等。雖然現在一般不會在石頭或冷地上睡覺了,但空調、涼席、冷水澡、短裙等所帶來的寒濕未必就小。若不慎受濕寒,可通過運動或熱水澡將濕邪祛除。
4、慎洗冷水澡
小滿之后,也是因為天氣漸熱的原因,許多人喜歡用洗冷水澡。對此,專家特別提醒說,冷水澡雖好,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的,如體質弱者或患有高血壓、關節炎者就不宜洗冷水澡,以免對身體造成傷害。
5、少吃冷食
進入小滿后,氣溫不斷升高,人們往往喜愛用冷飲消暑降溫,但冷飲過量會導致腹痛、腹瀉等病症。此時進食生冷飲食易引起胃腸不適而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由於小兒消化系統發育尚未健全,老人臟腑機能逐漸衰退,故小孩及老人更易出現此種情況。因此,飲食方面要注意避免過量進食生冷食物。
6、不要亂發脾氣
天熱人易出汗,而中醫向來視汗為“心之液”,出汗過多自然易消耗心臟陰液,導致心陽更加虛亢,人也會覺得疲累,這叫“壯火食氣”,也就是火太壯會消耗掉我們身體裡的氣。因此,在夏季這種暑氣當道的氣候條件下,需要時時關注心火對人體的傷害。首先,就是不要亂發脾氣,火上澆油。《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也提到“使志無怒”,就是要人注意不要因為心情煩躁而濫發脾氣。“使氣得泄,若所受在外”,要氣之宣泄平和、暢達,如其所受在外─樣舒暢。
小滿養生的注意事項還沒有介紹完,請您接著往下看。
7、預防皮膚病
由於夏季天氣濕熱,易滋生蚊虫,引起皮膚瘙痒或感染等症狀,所以,預防很重要。這就要求注意居家和個人的衛生。勤換洗曝晒被褥和貼身衣物,鏟除病菌在濕熱天氣裡滋生蔓延的“溫床”。
8、注意飲食衛生
進入小滿時節,由於天氣變熱,食物很容易變質腐敗。“病從口入”,所以,要尤其注意飲食衛生。盡量避免吃生冷食物,不吃隔夜食物,對於消暑降溫的飲品,也要適可而止,從而有效預防腹痛、腹瀉等疾病。
9、適宜戶外運動
小滿節后早、晚天氣較涼快,更適合戶外運動,而以散步、做操、打太極拳等最為適宜。另外下棋、書法、釣魚等,也是值得推薦的修身養性的方式。而在小滿開始后的夏季,運動不宜劇烈,以防止大汗淋漓,傷陰也傷陽。
10、多吃素食
進入“小滿”后,氣溫不斷升高,飲食調養以清爽清淡的素食為主,可常吃具有清利濕熱、養陰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綠豆、冬瓜、黃瓜、黃花菜、水芹、荸薺、黑木耳、胡蘿卜、西紅柿、西瓜、山藥、鯽魚、草魚、鴨肉等,忌吃肥膩油煎等容易生濕助濕的食物。
11、少食辛辣肥膩、生濕助濕的食物
小滿過后,雨水漸多,空氣滋潮濕熱,容易引起風疹、濕疹、濕性皮膚病等疾病,所以在飲食方面要少吃辛辣肥膩、生濕助濕的食物。如生蔥、生蒜、生姜、芥末、胡椒、辣椒、海魚、蝦、蟹、牛、羊、狗、鵝肉食物,要在小滿節后適當節制攝取。
12、多吃點“苦”
天熱吃“苦”,勝似進補。一到夏天,因為炎熱,很多人會食欲不振。而苦味菜勝在“入心經而降心火,去心火而神自安”,人的味蕾對苦味比較敏感,而且吃了苦食可以瀉火解暑,健脾開胃,增加食欲,促進消化,正是一舉多得。
小滿養生要注意什麼?小編介紹的12點有沒有幫助呢,僅供參考喔!
來源:養生之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