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科普中國>>樂享健康
人民網>>科普中國>>正文

研究表明:長跑后的愉悅並不是因為內啡肽的分泌

2016年06月20日16:38  來源:中國經濟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研究表明:長跑后的愉悅並不是因為內啡肽的分泌

  近年來,長跑成為一項越來越熱門的運動了,你或你身邊肯定有人在堅持長跑,而當你和他談到跑步時,通常他們會告訴你,長跑讓人感到愉悅,跑完后內心充滿寧靜和快樂,這種感覺無與倫比。

  至於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曾有專家對此做出過解釋:跑步會促使身體分泌內啡肽(endorphin,是一種內成性(腦下垂體分泌)的類嗎啡生物化學合成物激素),內啡肽是由腦下垂體和脊椎動物的丘腦下部所分泌的氨基化合物(肽) 。它能與嗎啡受體結合,產生跟嗎啡、鴉片劑一樣有止痛和欣快感。等同天然的鎮痛劑。

  但最近的研究表明,事實可能不這麼簡單,研究人員最近在小白鼠上進行實驗后發現,內啡肽與所謂的“跑步后的愉悅”沒有關系。科學家認為,這種現象可能來源於人體的其他化學物質,而這些物質也能做到減輕痛苦,帶來快樂。

  上世紀八十年代,科學家發現人們在進行長時間鍛煉后,血液內的內啡肽水平會上升,從而推斷出內啡肽水平上升是人在激烈運動后感到快樂的原因。同時,還有研究人員認為正是這些物質讓人類在劇烈運動后有一種愉悅的感覺,這個觀點后來被廣泛認同。

  但這種觀點實際上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內啡肽是一種大分子物質,大到不可能從血液進入大腦。那麼,如果內啡肽無法從血液進入大腦,那麼就意味著他不是造成“跑步后的愉悅”的主要化學物質。

  實際上,在人類鍛煉的時候,除了內啡肽水平的上升還有很多其他物質也在上升。研究發現,有一種叫大麻素(anandamide)的物質同樣能讓人感到愉悅。這種物質能屬於人體內調節愉悅精神狀態的系統之一,而這種物質能輕易的從血液進入大腦。

  研究人員在小白鼠身上做了一系列實驗,實驗顯示,經過長時間奔跑后的小白鼠變得更加沉靜,對疼痛也不那麼敏感了,同時,小白鼠體內的內啡肽和大麻素水平都有上升。

  為了區分兩種物質產生的影響,研究人員向小白鼠先后注射了一直這兩種化學物質影響的藥物。結果顯示,當內啡肽被抑制時,小白鼠的表現沒有變化,但當大麻素被抑制后,小白鼠不再有愉悅的表現。

  這個實驗証明了,小白鼠體內的內啡肽水平和跑完后的愉悅沒有任何關系,對於人類來說,很可能也是這樣的。不過該研究也結識了一個令人沮喪的事:隻有相當大量的運動才會讓小白鼠體內產生足夠影響情緒的大麻素。

  同時,還有其他研究認為,跑完后的愉悅既不是因為內啡肽也不是因為大麻素,而是瘦素。有研究表明瘦素水平較低的小白鼠比瘦素水平正常的小白鼠跑得更遠。簡單說就是小白鼠可以靠跑步來驅趕飢餓。

  最后,以上研究都是基於在小白鼠身上的實驗,所以結論未必是用於人類,不過無論到底因為什麼,長時間的劇烈運動的確能給人來帶愉悅的感覺。(王蔚)

(責編:張希、肖玲)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