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拉傷: 如何做好傷前預防與傷后應對

2016年07月26日08:47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在日常鍛煉中,有的人常常在剛剛開始運動時便肌肉拉傷,我們不禁要問:是什麼導致了肌肉拉傷呢?了解了肌肉拉傷的相關知識后,我們能在面對這種情況時進行更好的處理,從而做到真正的健康運動。

中國軍網指出,肌肉損傷,是由於肌肉在運動中急劇收縮或過度牽拉引起的,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肌肉拉傷。常見的原因是熱身不足、疲勞、柔韌性及力量較差等,如因柔韌性不足而導致的皮膚生硬,進而無法做出某些動作。除此之外,動作過猛或粗暴、氣溫過低、場地過硬、器械不良等也會引起肌肉拉傷。還有一個造成肌肉拉傷的重要原因,即受到橫向(包括斜向)沖擊力,特別是一組肌肉在軸向拉伸幾乎極限時,突然受到非軸向的沖擊力,則極易導致肌肉被撕裂、拉傷。

肌肉損傷最易發生在人體的下肢肌肉,這包括股直肌、內收肌、腘繩肌和腓腸肌等,其中最常見的是腓腸肌內側頭的損傷。

一般來說,肌肉拉傷分為三個等級:輕度拉傷、中度拉傷和重度拉傷,主要根據肌肉-肌腱的損傷程度來判斷受傷等級。如果肌肉或肌腱纖維撕裂小於5%,這便是輕度拉傷,表現為受傷部位發硬或疼痛﹔如果肌肉-肌腱連接處部分撕裂,損傷處可有部分肌肉或肌腱纖維保持其連續性,受傷部位似有刀割般的疼痛感,那麼就是中度損傷﹔如果受傷部位肌肉和肌腱完全斷裂,則是重度拉傷,表現為受傷部位形成水腫並可摸到空虛感、撕裂的肌腱邊緣不規則分布。

除此之外,通過醫學手段也可以判斷是否肌肉拉傷,最常見的方法是使用X線、CT以及超聲波。隨著核磁共振的出現使得肌肉拉傷診斷更加精確,由於其使受傷區域一切細微損傷都得以顯現,這使得傳統影像檢查的使用也越來越少。這將大大幫助臨床醫生明確診斷結果,制定有針對性的、有效的治療方案。

知道了什麼叫做肌肉拉傷,下面我們就來聊聊如何預防。解放軍360醫院的影像科醫生李敏指出,在運動前的熱身是必要的,這能提高肌膚溫度從而保証其柔韌性﹔其次,合理的運動量也能避免損傷,同時我們要在平時注意做好肌肉力量以及柔韌性的練習,這樣我們就能很好的避免肌肉拉傷了。

那麼,如果我們已經肌肉拉傷了該怎麼辦呢?李敏指出,我們可以採用“RICE”法來應對。“RICE”即“R”代表休息(REST),“I”代表冷敷(ICE),“C”代表加壓包扎(COMPRESSION),“E”代表抬高患肢(ELEVATION),學會了這種方法,我們就能做一些簡單的處理了。而在用藥方面我們大都會使用阿司匹林、布洛芬、芬必得等非激素類抗炎藥,這些都是非處方藥,各大藥店均可買到。那是不是吃了這些藥就沒問題了呢?顯然不是。揚子晚報就指出,一旦患者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會導致皮下出血、胃腸道出血、甚至腦部出血。因此,服用阿司匹林最好是在醫生指導下科學使用。這樣,我們才能夠在保証安全運動的同時,避免其他不必要的傷害。(曹旭)

(責編:王珂園(實習生)、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