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8月10日電 (許曉華)隨著巴西裡約奧運會的開幕,全民運動的熱情高漲。然而運動中確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飲水。到底應該喝什麼樣的水?怎樣飲水才能更好地幫助運動人群補充流失的水分,保持良好的運動狀態? 9日,嶗山礦泉水邀請國內著名營養專家劉納、運動人體科學教授牛映雪,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講座,就運動飲水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和誤區進行解答,同時講座中推出《運動飲水指南》,旨在推廣正確的飲水知識。
運動飲水不簡單 頻率計量有講究
現在多數人都知道運動前不宜飲用過多水,運動后也應盡量小口補充水分,因為一次大量攝入會導致心臟腎臟負擔過大。但是每次究竟該喝多少呢?“運動人群丟失水分多,需要預先水合作用。 ”牛映雪說,水合作用是指補充水分后,平時吃的藥或食物中的一些晶體會與水分子結合,形成水合晶體。所以水合晶體是組成細胞和生物體的結構之一,其對肌肉收縮、腫瘤及衰老都有重要作用。“所以,運動前一小時就應該開始喝礦泉水,每十分鐘喝三大口,大約150毫升,做好充分的水合作用准備。”
如果不注意運動補水,運動反而會對身體造成損傷。“一定要關注自己是否產生了運動脫水,這個的判斷方式很簡單,運動結束后的體重比運動前不要低於2%,如果到了2%~4%,意味著達到了中度脫水。同時可以觀察尿液顏色,正常應該呈現麥稈色、淺黃色,如果顏色過深則意味著身體有脫水跡象。” 牛映雪說。
運動之后越喝越渴?那是因為沒挑對
運動后有時會產生這種感覺:非常口渴,但是喝了很多水卻覺得越喝越渴。劉納介紹說,這主要是因為水沒有挑對。“大量缺水后,不適合單純補充純淨水或白開水,這種水反而會稀釋體內電解質,容易造成低鈉血症,可加劇心臟和神經興奮性,使抽筋或心跳失常等意外的風險增大。”
劉納提醒,鑒於現在多地處於高溫天氣,不建議盲目進行室外運動。“外界溫度高於32度,濕度高於50%時,不運動也會出較多汗。此時汗不容易蒸發,體溫升高。建議隻做舒適緩和的運動或在溫度、濕度適宜的健身房裡運動。”一旦出現先兆中暑的症狀,比如頭暈、頭痛、口渴、多汗、惡心、四肢無力、脈搏加快等,必須馬上停止運動,到通風處物理降體溫,喝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