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女士是某大公司技術開發部經理,不知何故近來總是胸背痛,有時痛得她徹夜難眠,喘不過氣來,去醫院檢查也沒發現什麼器質性疾病,后來在精神心理科被診斷為“焦慮性胸背痛”。
研究表明,不良情緒可以通過生理機制導致骨骼肌痙攣、局部血管收縮、內臟功能障礙、釋放致痛物質,產生疼痛。而疼痛能進一步引起情感方面的反應,加重情緒緊張,從而使疼痛與負性情緒出現惡性循環。胸背痛往往反映了一個人潛意識中的壓力過大。
胸背痛看起來不是什麼大病,但它會使人精力不能集中,煩躁不安。有時還會導致不自主地發脾氣,情緒焦慮、抑郁,甚至自殺。
焦慮性胸背痛的特點是症狀反復出現,病人常指不出固定的痛點,疼痛的范圍較大,或伴有頭暈目眩、失眠多夢、耳鳴心悸等。病人的精神狀態也欠佳。根據病人受到過的負性生活事件的影響,一般可以確診。
常規治療胸背痛的方法難以奏效,必須去除患者的焦慮、憂郁情緒,做好心理疏導,鼓勵其參加一些有益的活動,以轉移思維焦點。病情較重的患者可酌用安定等鎮靜藥物。補充B族維生素也有助於改善不良精神症狀。
即使有器質性病變的胸背痛患者,也可以由於心理社會因素而使症狀加重。因此,除使用各種藥物對症治療外,還應進一步查明潛在的心理社會因素,消除緊張情緒的刺激,保持愉悅心境。(王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