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黑雞。(圖片來源:於敢勇/廣州日報)
地中海東坡肉。(圖片來源:馬駿/廣州日報)
蒜香排骨。(圖片來源:馬駿/廣州日報)
超嗨肥腸谷鴨缽。(圖片來源:王維宣/廣州日報)
一旦立秋,民間用吃燉肉的辦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補回,此稱之“秋膘”。在夏季因為缺覺、出汗、食欲不高等原因,使得身體消瘦,體質下降,因此立秋后要把身體虧欠的通過食療補起來。不過,胃口大開,也讓不少人,特別是愛美的姑娘,擔心體重增加過多。如何心安理得地在滿足口腹之欲的同時,又健康管理體重?看本報推薦的多款貼秋膘菜式吧。
常德健美谷鴨
有人說秋天的餐桌是鴨子的秀場,因為這時的鴨子比夏天時的size大上一個游泳圈。“老炮鴨”,這家位於廣州中山大道西恆東商務酒店旁的湖南館子裡,店家所用的鴨子來自錢糧湖的谷鴨,顧名思義吃著谷物長大,“谷鴨”是湖南常德人給這鴨子起的名號。這裡的鴨子大體上養足3年以上,常年自覺做運動。
常德人拿這鴨做“谷鴨缽”,這是常德土家族的傳統烹法。掌門人向先生是土家族人,一直希望將家鄉的風味帶到廣州。處理干淨的鴨子改件飛水,放入香料中煸制,再用自家調的辣醬煨上一個小時,辣醬乃郫縣豆瓣醬加辣椒調制而成。向先生簡直將谷鴨缽演繹得出神入化,在傳統風味的基礎上,再創多重口味與搭配。
店家推出的系列谷鴨缽包括老炮經典原味鍋、至尊龍蝦谷鴨缽、酸菜泡椒谷鴨缽、超嗨肥腸谷鴨缽、江湖花螺谷鴨缽、土家臘味谷鴨缽等一共7款風味鍋,適合不同口味不同人群。吃鴨子的氛圍年輕時尚,店內裝修走工業風,帶感的音樂,一邊身體跟拍擺動著,一邊吃著谷鴨缽,也是很過癮啊。
五黑雞煲靈芝
在肇慶市高要區大灣鎮的肇慶味商匯農業公司海德生態農場,有一種農家散養五黑雞,飼養在龍眼、黃皮、楊桃樹下,時間在10個月左右,食雜糧和林間百草,活動量大,野性足,體小骨細、皮薄肉嫩、清香味濃、營養豐富,是貼秋膘的佳選。
據農場的負責人凌偉光介紹,五黑雞又名“五黑一綠雞”,起源於明朝,具有黑毛、黑皮、黑肉、黑骨、黑內臟“五黑”特征,雞蛋外殼為綠色。經中國農科院、江西農大等科研機構測定,其黑色素含量高、脂肪少、膽固醇極低,具有滋陰、補腎、抗癌等獨特功效,既是天然營養保健食品,又是治病強身良藥,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適合孕婦、產婦及女性滋補。
吃五黑雞的首選是用來煲靈芝,配上黑豆、黃豆、枸杞、紅棗等,雞湯的味道較濃,可以蓋住靈芝本身的澀味。
地中海東坡肉
東莞塘廈三正半山酒店的融·池畔餐廳,作為塘廈首家Fusion菜餐廳,推出的地中海東坡肉,大膽在傳統菜式上融入西式元素,卻又分寸拿捏得當,恰到好處的兼顧了中式口味。和傳統的東坡肉取材相似一般精選肥瘦均勻的五花肉,所不同的是需刨成長薄片,用朗姆酒浸泡以“走脂留纖”,並小心翼翼地卷成圓柱形。然后加入意大利黑醋、橄欖以及風干番茄,連同東坡肉一起燜制。
如是烹飪而成的地中海東坡肉,在兼有傳統東坡肉色澤紅亮的同時,入口即化、香潤醇厚,酥爛中混雜著一點廋肉的嚼勁。細品之余不同層次的香味噴涌而出,地中海醋汁和番茄汁水彼此融吸提味,終使其酥軟不膩、胃口頓開。
再加配一碟雲南冰菜、西柚肉、風干番茄等調制成的蔬菜沙拉,從而將傳統和流行、中式與西式雜糅得渾然天成,自然得讓人毫無違和之感。
蒜香排骨
鮮美不膩、肉汁欲滴的蒜香排骨富含骨膠原和骨粘蛋白等營養成分,秋季當補自是不在話下。
蒜香排骨要想達至鮮嫩多汁的境界,於選材和烹飪方面均相當講究。東莞莞香樓的大廚們通常精選油脂豐厚、肉質細嫩的中排,去掉頭尾並斬成長度適宜的塊件。加入南乳、精鹽等醬料拌勻,連同蒜瓣去皮后榨成的新鮮蒜汁,一起腌制4至5小時以使其充分入味。
如果香炸,也需拿捏好火候,當油溫達至180℃左右時,緩緩滑入已腌制好的排骨段,並迅速關火,整體依靠油溫的余熱來鎖住肉汁,如是排骨上的肉質才會特別細嫩。待其七八成熟時,再次開火逼出油分,提升骨頭的香氣。
招牌豆豉肉
結合湘粵特點的招牌豆豉肉經過一系列的繁復程序逼出油分,即便是墊菜也能吸油解膩,從而兼具香軟和脆口雙重口感。據東莞大朗鎮聚有型新派湘菜餐廳行政總廚王用增透露,通常優選豬排之下的五花肉,先蒸至7成熟,待油溫熱至8成左右時滑入過油,通過高溫逼出部分油脂。隨后撈出,加入陽江豆豉、山梅醬等多種醬料撈勻,以保鮮膜覆蓋隔水清蒸3次。其中首次蒸約1個半小時了,后兩次各約半小時,每次均需自然放涼后回籠再蒸,以盡可能逼出油水,讓豆豉的香味充分融滲進肉質中。
另外,招牌豆豉肉的墊菜相當講究,以腌制半月左右、半干半濕的湖南卜豆角襯底,進一步吸附油分、提升口感。(記者 馬駿 曾繁瑩 於敢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