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了:“強迫傾向”與“強迫症”原來不是一回事兒

2016年12月14日08:03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人常常會把自己的行為歸咎於“強迫症”,聲稱自己總是控制不住地必須完成某些事情。那麼,到底什麼是“強迫症”?你真的有“強迫症”麼?

沒有必要地反復洗手,是潔癖發展到強迫症階段的典型表現(圖片來源:喬軍偉/廣州日報)

“強迫症”與“強迫傾向”並不是一個概念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強迫症”與“強迫傾向”並不是一個概念。在不影響正常學習、工作、社交的情況下,有一點輕微的強迫症狀不算是病態,只是一種強迫傾向。

據《健康報》報道,強迫症是一種以強迫思維、強迫行為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精神疾病。其特點是患者經常反復多想、重復行為或害怕自己做出出格的行為,有時認為這些想法、行為是有必要的,有時又認為是沒有必要的,想控制不去想、不去做,但又做不到,非常痛苦,給工作、學習和生活帶來極大的困擾,並可導致焦慮、抑郁的情緒。

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風險評估與控制專業委員會委員、中科院醫學心理學博士聶聰強調,強迫症是精神疾病,屬於焦慮症范疇。強迫傾向屬於一般人群心理健康問題,屬於焦慮情緒的一部分。如果這種情緒得不到及時疏導,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變質為強迫症。

如何緩解強迫傾向

據新華網報道,山西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衛生科醫生葛玲表示,強迫傾向通常與壓力、性格和成長環境有關,一般追求完美、內心缺乏安全感的人容易導致強迫傾向。

針對這些影響因素,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緩解強迫傾向。

首先,要多與人交流。交流是一種情緒宣泄方式。多與人交流,利於打開自己的心結,免於走進死胡同。

其次,還可以在必要時轉移自己的注意力。通過思考自己感興趣的事,緩解強迫傾向。

最后,要學會放鬆自己,及時釋放壓力。(張茜)

本文由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風險評估與控制專業委員會委員、中科院醫學心理學博士聶聰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孫奕菲、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