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應激反應不是病,如何應對有妙招

2016年12月16日12:00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人民網北京12月16日電 (高黎明)在經歷重大自然災害、惡性突發事件之后,很多人往往會出現一些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礙,其中有種心理障礙叫做急性應激反應。那麼急性應激反應到底是什麼?如何應對急性應激反應?據此,記者採訪了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繼續教育學院副院長吳瑞華。

什麼是急性應激反應?

據吳瑞華副院長介紹,急性應激反應即急性應激障礙(ASD),是指在突然遭受到心理創傷后所產生的一種心理障礙。如果不是特別嚴重,通常可以自行恢復。這種心理障礙可以出現在任何年齡階段的個體身上。人們面對一些突發事件時,(如親人病故、婚姻破裂、受到欺辱、遇到自然災害等)如果處理不好,容易產生這種應激反應,出現疲勞、頭疼、嘔吐、沖動、厭惡等心身症狀,重者產生心理和生理疾病。

酒癮男子急性應激反應要跳樓,消防人員正在准備救生氣墊。(圖片來源:李沙娜/齊魯晚報)

哪些人容易出現急性應激反應?

吳瑞華副院長告訴記者,原則上來說任何人都有可能產生急性應激反應,但實際上,兒童、老人這類群體可能更容易出現。這並不是說老人和孩子不如成年人,而是因為孩子生理、心理未成熟,老人生理、心理已經衰退,因此與成年人相比,他們就顯得心理較脆弱,同樣也不是說成年人一定不會出現急性應激反應,有些心理比較脆弱的成年人,同樣會產生急性應激反應。

如何應對急性應激反應?

吳主任說,根據急性應激反應的不同程度,應對方式也有所不同。面對程度較輕的患者,日常生活中應給予關懷、安慰,盡量減少事件對其身心的影響﹔如果這種方式不行,就要進行心理咨詢,尋求心理咨詢師的幫助﹔倘若心理咨詢師的幫助效果不大,就必須進行心理治療,這就需要借助藥物幫助。專家強調,這裡的藥物治療隻有擁有處方權的醫生才能開具相關治療處方。

如何預防急性應激反應?

現代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各階級民眾都會感受到較大的壓力,吳主任介紹了以下的手段來緩解壓力:

1.自我調節。首先要了解自己,自己了解自己,通過他人了解自己,主要了解自己的兩個方面:自己是屬於什麼年齡階段,這個年齡階段的人普遍存在一些什麼問題﹔個人性格如何,人格特點是什麼樣的,了解他人眼中的自己。了解自己才能在面對緊急事件時更好地進行自我調節,避免消極情緒、急性應激反應等。

2.多與他人交往。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地向他人傾訴,尤其對能夠信得過的家人、朋友進行傾訴是緩解壓力不錯的選擇。如果總不願向他人傾訴,很多事情自己憋在心裡,就容易出現一些心理問題。

3.承認現實,尊重現實,通過努力局部改變現實。世界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如總是抱怨周圍環境,這就是一種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4.不可追求完美。因為完美是“水中月,鏡中花”,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可以說追求完美是造成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因素。沒有人可以做到完美,去追求不存在的東西,會讓自己變得疲憊,出現較大的心理壓力。

5.想最壞的后果,做最大的努力。生活中一旦出現一些負面事件,就要優先考慮事件所帶來的最壞結果,同時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去補救。可以補救當然最好,如果不能,也要坦然接受。

6.合適的環境中進行感情的宣泄。專家強調,在合適的環境下,可以通過哭泣、大聲喊叫等方式發泄心中的負能量。

7.適當進行體育鍛煉。經常堅持體育鍛煉對人有積極的影響,通過運動可以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本文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繼續教育中心副主任吳瑞華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高黎明、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