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近日發布的2015年“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項目”研究報告顯示,60歲以上的老人中,男性的戒煙率為38.8%,比2011年提高了20%。但是,男女飲酒率分別比2011年增加了3%和30%,每天喝酒超過2次或最近一次酒精攝入量超過推薦量的男性比2011年增加40%,女性增加60%。
老年群體中,抽煙的少了,這顯然與社會對吸煙有害健康的傳播、老年人健康意識的提高有關。“吸煙可直接或間接導致肺癌,易造成慢性支氣管炎及肺氣腫”“吸煙容易造成孕婦流產、畸形兒、不孕症、早產”“吸二手煙的危害不低於一手煙”……這樣的認識已經深入多數老人內心,使他們主動戒煙。
但同時,“喝酒能活血”等觀點的泛濫又把老年人推入飲酒誤區。無論是在報紙、廣播還是網絡上,“飲酒有益健康”的說法都備受推崇。喝酒當真“有益無害”嗎?
以心血管為例,在排除其他因素后,“適量飲酒”確實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但心血管疾病並非危害健康的唯一因素,意大利學者曾匯總喝酒與14種疾病及受傷情況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每天即使喝25克酒精,也會明顯增加多種疾病的風險,比如口腔癌和咽癌的風險增加82%,食道癌增加39%,喉癌增加43%,乳腺癌增加25%,原發性高血壓增加43%,慢性胰腺炎增加34%,結腸癌、直腸癌、肝癌風險也有小幅增加。此外,過量喝酒還會增加高血壓、肥胖、中風的風險,導致意外事故、家庭暴力等。
因此,建議老年人應嚴格控制飲酒量。中國營養學會建議的適量喝酒限值是:成年男性一天喝酒不超過紅酒250毫升,或啤酒750毫升,或38°白酒75克(25克酒精)﹔成年女性一天喝酒不超過紅酒150毫升,或啤酒450毫升,或38°白酒50克(15克酒精)。如果老年人有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肝臟疾病,以及酒精過敏、心臟病、胰腺炎、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血壓、骨質疏鬆症甚至惡性腫瘤等,都不應該喝酒。血尿酸偏高的老人還要注意不宜喝大量啤酒,以避免痛風症發作。酒精還會對很多藥物產生影響,因此用藥期間或停藥后體內藥物未完全代謝掉時,都要遠離酒精。(董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