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生吃營養好 但脾虛胃寒者慎食

2017年03月09日16:40  來源:羊城晚報
 
原標題:馬蹄生吃營養更好

荸薺,因它形如馬蹄,俗稱馬蹄。又因它是在泥中結果,形如栗子,所以又有地栗之稱。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中醫科副主任中醫師唐梁說,馬蹄味甘,性寒﹔有清熱止渴,利濕化痰,消食之功。適於熱病傷津煩渴,咽喉腫痛,肺熱咳嗽,口腔炎症潰瘍、便秘,痔瘡出血。在急性傳染病高發的春季,適量吃些荸薺還有預防傳染病的功能。

從營養學上講,荸薺含有蛋白質、脂肪、粗纖維、胡蘿卜素、維生素B、維生素C、鐵、鈣。可以用來烹調,並可制成澱粉。荸薺中磷含量較高,能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和維持生理功能的需要,對牙齒骨骼的發育有很大好處,適於兒童食用。

唐梁稱,荸薺適合生吃,因為經過烹煮后的荸薺,很容易造成營養元素的流失,但生吃時一定要把芽眼和外皮徹底清除,否則小心感染姜片虫。荸薺性寒,為生冷食物,不適宜脾胃虛寒、大便溏泄的人食用。

食療方:馬蹄蔗梨水

材料:馬蹄500克、甘蔗500克、雪梨50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甘蔗切成約10厘米一段,再從中間切成4塊(對切再對切)。將馬蹄洗淨,直接拍碎。將胡蘿卜洗淨、去皮,切成現狀。接著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水煮1小時,最后加入適量的冰糖調味即可。

功效:清熱降火、生津止渴。適於咽喉腫痛、肺燥干咳少痰、熱病口渴、尿少黃赤、腫瘤放療后津傷便秘等。(記者 張華 通訊員 陳瑤璇)

受訪專家: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中醫科副主任中醫師 唐梁

(責編:靳欣怡(實習生)、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