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種食物適當攝入 減少部分疾病致死率

2017年03月10日13:46  來源:環球網
 
原標題:研究發現10種食物的適當攝入可減少一些疾病的致死率

據英國路透社3月7日報道,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飲食中含有適量的一些食物有助於減少心臟病、中風和2型糖尿病的致死率。

研究人員發現,2012年,在美國心臟病、中風和糖尿病致死病例中,有45%是因為對10種食物攝入不足、或食用過量而導致的。

這10種食物分別是:鈉、水果、蔬菜、全谷物、堅果和種子、未加工的紅肉、加工肉類、含多不飽和脂肪的食物,如大豆或玉米油、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海產品以及含糖飲料。

據《美國醫學會雜志》報道,這項新的研究成果是根據多項數據得出的,包括1999至2002和2009至2012年間收集的國家健康和營養檢查的調查報告。

其中,研究者發現,過量的鈉攝入,與上述9%的死亡病例相關。過度食用加工肉類,對堅果和種子、海鮮以及蔬菜攝入不足則分別與約8%的死亡有關。

然而,不良飲食對人們健康的影響還是有所不同的。研究表明,不良飲食使男性比女性更可能死於心血管疾病;年輕人比老年人更易受到不良飲食導致的風險;黑人或西班牙人比白人更易患風險;受教育程度較低的人比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患病風險性更高。

研究者還發現,兩次調查的間隔期間,美國心臟病致死率下降了25%以上。因為人們消耗了更多的多不飽和脂肪、堅果和種子、全谷物和水果以及更少的含糖飲料。

報道說,雖然某種食物並不會徹底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研究結果可以告訴人們應該加強哪些食物的攝入,並採取多樣飲食。

該研究首席作者、塔夫茨大學公共衛生研究員雷娜塔·米夏表示對患者、公眾以及行業公布的信息要最大限度地強調健康食品的攝入,而不僅僅是減少對不良食品和產品的依賴,要引導人們關注整體食物本身,而不是個別某種營養。

這項研究的資深作者、塔夫斯大學弗裡德曼學院院長Dariush Mozaffarian博士表示:食物體系和環境都需要做出改變,以此來促進人類健康發展。(實習編譯 李麗超 審稿 譚利婭)

(責編:靳欣怡(實習生)、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