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乙醇是個什麼鬼?會讓人致畸、致癌、致突變

2017年03月24日09:00  來源:人民網-人民健康網
 
原標題:第396期:喹乙醇是個什麼鬼?會讓人致畸、致癌、致突變

  隨著今年央視3.15的曝光,“喹乙醇”這個名詞一下子火了,被稱為“新型瘦肉精”。“瘦肉精”是臭名昭著的飼料違法添加物,屬於β-激動劑類藥物,大劑量添加到飼料中可以促進豬的增長,減少脂肪含量,提高瘦肉率,曾經是深受養殖者喜愛的“養豬神器”。但瘦肉精對人體健康會產生不利作用,在我國早已明確禁用。如今,瘦肉精退出舞台,又來了喹乙醇,咱們今天就來認識一下它。

  什麼是喹乙醇?

  喹乙醇是1965年由德國人合成的一種抗菌促生長劑,是喹噁啉類廣譜抗菌藥物,具有蛋白同化作用,可提高飼料轉化率與瘦肉率,促進動物生長。

  也就是說,給動物吃了喹乙醇后,既可以減少生病,又能促使其快速增重,從而大大增加農產品收益。為此,喹乙醇在全世界得到迅速推廣。

  喹乙醇對健康有害嗎?

  然而,喹乙醇的“光明前途”並沒有一直持續。后來的研究表明,大劑量喹乙醇對動物可產生毒性作用,並且,喹乙醇在體內具有蓄積性,在動物體內蓄積到一定程度時會對動物或人產生致畸、致癌、致突變的“三致作用”。

  歐洲和美國已禁止喹乙醇作為飼料添加劑使用。不同物種對喹乙醇的敏感性存在很大差異,禽類和魚類較為敏感,產生的毒性作用較強。早在2009年,就有給魚類喂飼含喹乙醇的飼料,造成魚體大量死亡的事件發生。

  喹乙醇到底允不允許使用?

  有人難免有些糊涂了,這個喹乙醇到底允不允許使用?答案是可以用,但有一定的使用條件。上世紀80年代,我國批准喹乙醇作為獸藥使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獸藥典》明確規定,喹乙醇作為抗菌促生長劑,僅限用於35公斤以下豬的促生長,以及防治仔豬黃痢、白痢,豬沙門氏菌感染,休藥期35日。

  禁用於體重超過35公斤以上的豬和禽、魚等其他種類動物。

  育肥豬在飼養期中使用喹乙醇,每噸飼料添加量不得超過100克。

  國家進出口檢驗檢疫局制定了肉類喹乙醇殘留建議標准,豬肉中不得檢出喹乙醇殘留。

  總之,與“瘦肉精”不同,喹乙醇是我國允許使用的獸藥。

  合理使用喹乙醇,對畜牧業具有積極作用﹔但濫用喹乙醇,則會危害動物和人體健康,影響畜牧業的健康發展。國家出台相應的法律法規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加強監管,大力懲治那些有法不依、任意妄為的生產商和養殖者。

  作者介紹:馬冠生,博士,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科協首席科學傳播專家,從事營養與健康研究27年。現任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婦女兒童問題專家,全國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專家委員會委員,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試點項目專家組組長,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2013第六屆中國健康年度總評榜健康傳播風尚人物,2012年獲首屆科學傳播人頒獎盛典授予的“科學傳播年度人物”獎,人民日報健康時報社“健康中國2012·十大年度人物獎”,中國營養學會2008年至2010年度營養科普工作個人一等獎。

(責編:高黎明、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