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24日電 在草長鶯飛、陽光明媚的春天,有些女孩卻格外糾結,因為她們“處心積慮”藏了一個冬天的脂肪,如果再不及時減掉,馬上就要“大白於天下”了。正所謂:春天不減肥,夏天徒傷悲,但這可難為了那些經常喊餓的姑娘。不知道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疑惑:為什麼自己明明才吃過東西,可還是總覺得餓呢?其實,這可能是由你的一些不良習慣造成的。
糖果(圖片來源:新華網)
10種食物讓你“越吃越餓”
一些女孩在餓的時候,會隨便找點食物來“填肚子”。殊不知,挑選食物的時候也應該有所講究。英國營養師裡安農·蘭伯特在研究中發現了10種容易讓人“越吃越餓”的食物,分別是:“超級水果”巴西莓、燕麥卷、流體零食和果汁、低糖棒、薯片、芥末豌豆、沙拉、未加工的巧克力、三明治和酒精類飲料。【詳情】
吃飯太快讓你“吃不飽”
很多女孩吃飯時喜歡狼吞虎咽,但是吃飯太快卻可能讓你“吃不飽”。因為如果吃飯太快的話,大腦還來不及給腸胃反饋“吃飽了”的信號,人就已經吃了太多食物。因此,有這類習慣的女孩在吃飯時要注意了,應該盡量做到細嚼慢咽:每一口飯最好在嘴裡咀嚼20次再咽下去,每頓飯的時間應該在20∼30分鐘比較好。【詳情】
心理因素讓你覺得“嘴飢餓”
許多人吃飯並不是因為真的肚子餓,而是因為“嘴飢餓”。引起“嘴飢餓”的心理因素有很多,比如吃得多可以得到較高的社會評價、可以緩解不良情緒等。這種情結其實早在兒童時期就已經形成。比如,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常常對他說:“吃得多的是乖孩子”“吃完飯就帶你去玩 ”等。這些話都在暗示孩子多吃點食物,於是,“吃得多可以得到較高的社會評價”的心理情結就形成了。【詳情】
依靠過度節食來減肥會讓你“總覺得餓”
有些妹子為了迅速瘦下去,採用了過度節食的減肥方式:不吃任何東西,每天隻喝5到10瓶果蔬汁。但沒堅持多久就因為“餓瘋了”而放棄減肥。在恢復正常飲食后,這些妹子發現自己仍然“總覺得餓”。其實,這是人體內的瘦素在起作用。瘦素是一類由脂肪細胞合成的蛋白質激素,主要起到抑制攝食的作用。高強度節食者大多都會出現“瘦素抵抗”的現象,這意味著他們總會處於飢餓狀態。【詳情】(實習生趙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