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愛是孩子身心發展的特殊催化劑 好父親不該缺席

2017年03月30日13:02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媽媽生,外婆養,爺爺奶奶來欣賞,爸爸回家就上網”,這段話曾經在網絡上非常流行,不少媽媽還在朋友圈裡轉發,甚至還有媽媽用“守寡式”婚姻和“喪偶式”育兒來形容有娃兒后的日子。爸爸去哪兒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父親在育兒教育中缺失的問題。父親的缺席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哪些影響?父愛對孩子的發展有哪些獨特的價值?怎樣才能做一個好父親呢?

父親和孩子在親自游戲中互動。(陳飛/新華社)

父親的教育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正如古語所說“父愛如山”,父親的形象在孩子心目中就像山一般高大厚重,代表著無窮的力量和強大的依靠。若一味容忍父親角色的弱化甚至消失,會給孩子帶來心理上的孤單和不安。

父愛對孩子的發展具有獨特的價值

父親親身參與孩子的教育能讓孩子變得更聰明,孩子多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1.有利於孩子社會性的發展。四川師范大學的唐容在其碩士論文《嬰幼兒家庭教育中父親參與現狀及家庭對策研究》中曾提到,父親是孩子最重要的游戲伙伴,也是孩子積極情感的滿足者。父親不僅能更多地與孩子玩興奮、刺激、變化多樣的游戲,而且能很好地引導孩子參與游戲﹔孩子在父親提供的游戲環境中不但可以學習到人際溝通的技能,也可以通過觀察父親制定游戲原則與規定的過程,提升自己的統籌和計劃能力。

2.有助於孩子的智力發展。西華師范大學四川省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的王志剛在其發表在《甘肅農業》雜志上的《淺論家庭中父親角色的缺失》一文中指出,母愛與父愛對孩子智力的影響是有差異的。母親更多的是傳授語言、日常生活、物品用途、玩具使用等技能和知識,而父親通過與孩子共同操作,探索多種形式的活動和游戲,會培養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意識,促進孩子求知欲、好奇心的發展。

3.有助於孩子形成良好的性別意識。David R Shaffer等人所著的《發展心理學:兒童與青少年》中提到,模仿是孩子學習父親的重要途徑,通過與父親的相處,男孩會更好地從父親那裡觀察、模仿男性的語言和行為,日漸表現出男性的性格優勢﹔女孩會從小接觸到良好的、明確的男性榜樣,並分清男女之間的差異,更有利於培養女性氣質。

怎樣做一個好父親?

成為一個合格的好父親其實並不難。貴州大學的李璇在其碩士論文《家庭教育中父親“角色缺失”現狀及問題研究》中提出,爸爸們要從三個方面改變自己的觀念,積極融入到孩子的教育中去。

一要加深對“父親”這一角色的認同感,爸爸們隻要加深對自己角色的認同感,就會自覺地承擔起對孩子的教育。

二要認識到孩子需要更多的陪伴,爸爸們在努力賺錢養家的同時,不能忽略孩子的感受,要能夠認識到孩子不單需要物質上的滿足,更需要親人高質量的溫情陪伴。

三要改變傳統觀念,拋棄“女主內、男主外”的思想,明白照顧孩子不是妻子一個人事情,更多地關注自己在家庭方面的投入。

總而言之,隻要爸爸們願意承擔自己對家庭的責任,就能使自己的家庭變得溫馨、和睦。在家庭中,父親母親的角色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是因為現今有許多家庭中的父親功能被弱化,才引起人們對於父親角色的重要作用的探討。其實,父親的參與不僅能減輕母親肩上的重擔、促進孩子的成長,也能鞏固升華夫妻感情,對男性的自我成長也起到重要作用。(焦艷)

本文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高文斌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張瑾琳、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