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洋雞蛋營養大PK,原來並非“越土越好”

2017年04月10日07:55  來源:人民網-人民健康網
 
原標題:第402期:土洋雞蛋營養大PK,原來並非“越土越好”

  雞蛋富含膽固醇,營養豐富,一個雞蛋重約50克,含蛋白質7克。雞蛋蛋白質的氨基酸比例很適合人體生理需要、易為機體吸收,利用率高達98%以上,營養價值很高,是人類常食用的食物之一。

  但是,現在市面上雞蛋出現了土洋之分,關於洋雞蛋和土雞蛋吃哪個好,說法不一。那麼,究竟該吃哪個呢?

  什麼是“土雞蛋”、“洋雞蛋”?

  關於土洋雞蛋的定義,其實是根據雞的品種和飼養方式來的。

  “洋雞蛋”:指養雞場或養雞專業戶用合成飼料養的洋雞下的蛋。

  “土雞蛋”:指農家散養的土雞下的蛋。

  關於洋雞蛋和土雞蛋哪種營養價值更高,有不同的觀點和看法。不少人認為,土雞是傳統的品種,在自然環境中放養,生活得自由自在,吃的都是天然食物,因此,生產出的雞蛋品質自然會好一些。而養雞場生產的雞蛋,雞的品種是大個頭、專門產蛋的洋雞,吃的是人工飼料,其營養價值不如土雞蛋。

  “洋”VS“土”哪個營養價值更高?

  “洋雞蛋”和“土雞蛋”到底有沒有區別、究竟哪個營養價值更高呢?有比較才有鑒別:

  1、從飼養方式上看

  土雞應該是完全散養,沒有專門飼料,主要以虫子、蔬菜、野草等為食物,營養不均衡。養雞場裡的雞經過選種,圈養,所吃的飼料都是經過科學配比,營養比較全面均衡。

  2、從雞蛋的大小看

  土雞蛋的個頭比較小,殼較厚、蛋黃較大。土雞吃綠葉菜較多,所以蛋黃中的類胡蘿卜素含量高,蛋黃顏色更深一些﹔而洋雞蛋的個頭比較大,蛋黃沒有土雞蛋大。

  3、從營養成分上看

  土雞蛋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膽固醇、鈣、鋅、銅、錳要比“洋雞蛋”高。而土雞蛋中膽固醇含量要比洋雞蛋高出2倍多,與蛋黃所佔比例較大有關﹔而土雞蛋中的脂肪、煙酸、硒等比洋雞蛋低。其他營養素差別不大。

  由此可見,“土雞蛋”和“洋雞蛋”的營養價值各有所長。人們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由於土雞蛋膽固醇含量也較高,對於需要限制膽固醇攝入的人來說,最好選用“洋雞蛋”。

  作者介紹:馬冠生,博士,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科協首席科學傳播專家,從事營養與健康研究27年。現任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婦女兒童問題專家,全國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專家委員會委員,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試點項目專家組組長,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2013第六屆中國健康年度總評榜健康傳播風尚人物,2012年獲首屆科學傳播人頒獎盛典授予的“科學傳播年度人物”獎,人民日報健康時報社“健康中國2012·十大年度人物獎”,中國營養學會2008年至2010年度營養科普工作個人一等獎。

(責編:高黎明、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