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的高血壓患者數量逐年增多,但高血壓的防控水平一直不高,很多人對於高血壓的認識不足。什麼是高血壓?高血壓患者有哪些飲食禁忌?如何預防高血壓並發症?這些都是患者急需了解的問題。
4月13日,在貴州省銅仁市鬆桃苗族自治縣義診現場,醫生為群眾測量血壓。(龍元彬/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
高血壓患者需關注飲食、運動問題
高血壓是指以動脈血壓(舒張壓/收縮壓)升高為主要特征,同時伴有心腦血管等多個器官功能或器質性損害的病症。高血壓是當代社會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容易引發多種心腦血管疾病,危及人們的身體健康。那麼,對於罹患高血壓的患者來說,在日常生活中又應當注意哪些問題呢?
首先應當在飲食上多加注意。據大河網報道,飲食中應當減少鹽的攝入,攝入量控制在每天2到5克左右﹔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適當增加蛋白質,特別是魚類蛋白質的攝入﹔減少脂肪的攝入﹔多吃富含鉀、鈣的食物,如土豆、香蕉、茄子、蝦皮、豆腐、牛奶等,這樣的飲食可以使患者控制並減輕體重,降低血脂和血膽固醇,提高血管的彈性和通透性,從而減輕血管的壓力。
其次,應當增加運動量,改善生活習慣,戒煙酒,減輕精神壓力。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促進人體內的血液流動,降低膽固醇,從而達到控制血壓、治療高血壓的目的。
預防並發症,高血壓患者應特別注意晨起血壓變化
高血壓患者應特別關注每天清晨的血壓情況。一般來說,人體每天的血壓有兩個高峰:一個是在上午6到10點,另一個是在下午4到8點。血壓在每天晚上的時候降到最低,而在每天清晨之后迅速上升,所以清晨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時段。據北方網報道,晨醒時血壓會達到或者接近峰值,醫學上稱之為“血壓晨峰”。老年人由於血管硬化,體內血壓變化更加明顯,血壓在清晨急速升高,這更容易引發多種心腦血管疾病,嚴重者還有可能引發猝死。所以我們應當隨時檢測血壓的變化,尤其是在清晨的時候。
高血壓作為冠心病、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值得我們所有人警惕。為自己的健康負責,我們必須採用科學的方法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來預防和應對高血壓。(張曉寧)
本文由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風險評估與控制專業委員會委員、中科院醫學心理學博士聶聰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