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沒有病,血尿酸增高人群的飲食也要多注意

2017年05月08日08:47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血尿酸增高”一詞頻頻見於有些人的體檢報告中,其“知名度”雖不及血壓升高、血糖血脂高等指標,但也逐步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2015年3月12日,貴州省錦屏縣中醫醫院組織院內資深醫務人員深入該縣彥洞鄉開展“春天送健康免費義診”活動,醫生正在給一名痛風群眾扎銀針。

(楊函祥/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

血尿酸增高可能會引發痛風。痛風主要表現為關節炎,尿酸沉澱於關節腔中,損害關節軟骨、關節囊,使關節出現紅腫、疼痛、活動障礙等症狀。關節附近還會因痛風形成痛風石,嚴重者的皮膚都有可能被穿破,“流出”白色粉末狀的尿酸結晶。痛風常涉及肘、腕、膝、踝、指、趾等關節,其危害並不僅限於關節,嚴重者還會涉及心臟、眼球等身體其它部位。

尿酸是蛋白質分解代謝的最終產物,存在於血液中,經由腎臟排出。如果腎臟排泄功能下降,血液中的尿酸就會增高﹔或是體內尿酸產生過多,超過腎臟排泄的能力,也會導致尿酸增高。前者見於腎臟疾病患者,血尿酸數值的高低也反映了患者腎功能的好壞﹔后者見於體內蛋白質分解過多的人群,如因燒傷、擠壓等導致大量組織損傷的患者,或化療導致腫瘤細胞、白細胞大量損傷的患者,或極度飢餓導致身體蛋白質異常分解的人群。但這些都不是一般情況下體檢報告中出現血尿酸增高的原因。

多數出現血尿酸增高的人既無明確的腎臟疾病,又無其他體內蛋白質異常分解的情況。這時候,就應該在飲食中找原因了,很多人出現血尿酸增高的情況很有可能與飲食不當有關。雖說血液中大部分的尿酸是由於人體新陳代謝所產生的,與飲食並無直接關系,但對於血尿酸增高的人群來說,血尿酸增高多與飲食有間接關系,而且,想要控制血尿酸,除了服用藥物,還得調整飲食。

由於嘌呤在人體內經過氧化,最終代謝為尿酸,導致體內尿酸的含量增加,使患者痛風發作,所以傳統以嘌呤含量為評判標准的飲食宜忌中,海鮮、動物內臟被列為高尿酸血症及痛風患者的禁忌食物,其中尤以蝦、蟹、螺、蚌等海產品為最。這些人也應限量食用牛肉、羊肉、豬肉等紅肉。雖然黃豆的嘌呤含量較高,但是嘌呤在豆制品的制作過程中已經損耗許多,即使直接食用黃豆,它所含的嘌呤也不易被人體所吸收,所以黃豆及豆制品並不會明顯增高血液中的尿酸含量。酒類飲品會促使尿酸生成,所以痛風患者最好不要飲用。

大量食用含糖的食物,尤其是含糖的飲料后,也會使血尿酸升高,所以應該限制食用這類食物。而奶制品,尤其是脫脂奶及酸奶可以降低尿酸在血液中的含量,出現血尿酸增高的人群可以多食用這類食物。

無痛風病症的人群一旦出現血尿酸增高的情況,一般不必服用降尿酸藥物,但要多飲水、多排尿,這樣有利於排出血液中的尿酸。

作者:健康教育家、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原院長楊秉輝

“達醫曉護”供稿

(責編:高黎明、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