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夏季的到來,氣溫不斷升高,細菌病毒的活動也日益頻繁,一些傳染性疾病也悄然入夏了。“紅眼病”就是其中一種傳染性極高的眼科疾病,患者的眼睛一般會通紅,不自覺地流淚,還伴有辣辣的灼熱感,十分難受。怎樣才能預防“紅眼病”呢?
2017年2月13日,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荷葉地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護人員王希連走進轄區柏悅幼兒園,在開學第一天,給孩子們講解春季常見疾病及其預防知識,上好“健康第一課”。(陳三虎/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
“紅眼病”主要靠接觸傳播
人們常說的“紅眼病”的學名是傳染性結膜炎,主要症狀表現為:患者雙眼會發紅、發燙,眼睛紅腫,眼淚增多。據《錢江晚報》報道,傳染性結膜炎主要通過接觸傳染,如接觸患者用過的毛巾、洗臉用具、接觸過的水龍頭、門把手、公用物品等,都有被傳染的可能性,且病症發病急,一般在感染細菌1-2天內開始發病,多數為雙眼發病,傳染性強。
預防“紅眼病”應從注意個人衛生開始
夏季的高溫和濕熱天氣會加速“紅眼病”的傳播,人們應該從生活細節著手,積極預防“紅眼病”。預防“紅眼病”要通過切斷傳播途徑和控制傳染源來實現。
1. 切斷傳播途徑
據《齊魯晚報》報道,預防“紅眼病”首先要勤洗手,在飯前便后、觸摸各種公共物品或門把手后要用肥皂認真洗手。其次要避免和“紅眼病”患者親密接觸,患者用過的毛巾、床單和衣物等都要消毒清洗,病人接觸過的物體和設備設施表面也要消毒。
夏季的泳池也是“紅眼病”的高發場所。雖然大多游泳池的水已殺菌消毒,但水中仍然會存在多種傳染病菌。據《華西都市報》報道,游泳池的水可以接觸性傳染“紅眼病”,所以大家在游泳時最好帶上泳鏡,這樣可以直接減少眼睛與泳池水的接觸,在游泳出水后還要用淨水沖洗眼睛,防止病菌傳染。
2. 控制傳染源
“紅眼病”傳染性極強,患者應做好適當隔離。首先,在患病期間不要前往人群密集的地方﹔其次,生活用品要專人專用,不與他人混用,用過的貼身化妝品應及時處理,防止感染他人﹔最后,要時刻注意手部衛生,飯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及時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當我們發現眼球發紅、疼痛等可能是“紅眼病”的症狀時,應立即就醫尋求幫助。據《長春晚報》報道,“紅眼病”的治療主要是使用抗病毒和抗生素眼藥水,患者注意勤洗手、不揉眼,一般一周左右就能康復。(張曉寧)
本文由中國航發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醫藥專業工程師李文博進行科學性把關。
全國愛眼日系列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