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 但為啥兒童有時候略顯“殘忍”?

2017年07月07日14:05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正所謂“人之初,性本善”,大多數人認為兒童的本性是善良的,他們不懂得成人世界的各種狡詐與爭斗,因此與成人相比,兒童在觀點和行為上的一些表現更加符合道德標准。但在有些時候,我們會發現兒童也並非如我們所想的一樣道德,比如他們會粗暴地欺負其他小朋友,或者“殘忍”地踩死昆虫等,這是怎麼回事?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2017年7月6日,一位兒童在寧波市東部新城生態走廊的花海中玩耍。

(胡學軍/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道德是人為限定、約定俗成的一些規范,隻要某種觀點或者行為符合這些規范,那麼就可以認為其是道德的。但在錯綜復雜的現實環境中,判斷道德的線索和依據有時候並不唯一,甚至充滿爭議,而且對於年紀尚幼的兒童來說,判斷某種觀點或者行為是否道德也比較困難。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曾經提出過一個道德發展階段理論,這個理論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為什麼兒童會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事情:

1、自我中心階段或前道德階段(2歲~5歲)。處在該階段的兒童缺乏按規則來規范行為的自覺性,在親子關系、同伴關系、價值判斷等方面均表現出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

2、他律道德階段(6歲~8歲)。處在該階段的兒童表現出對外在權威的絕對尊重和順從,通常會認為外在權威制定的規則是絕對的、不可更改的。

3、初步自律道德階段(8歲~10歲)。在這個階段,兒童的思維具有了守恆性和可逆性,他們逐漸認識到規則並非是一成不變的。

4、自律道德階段(10~12歲)。在這個階段,兒童開始將道德規范內化,並在具體事情上作出自己的判斷。

由此可以看出,2歲~5歲的兒童可能並不能理解成人所認同的道德規范,他們更習慣從事實或者結果的層面去考慮問題,將滿足自身需要作為首要任務﹔6歲~8歲的兒童可能會非常刻板地運用、極其嚴格地執行他所學到的規范。在他看來,任何違反規范的行為都應當接受“贖罪性”的懲罰﹔直到12歲左右,在正確的引導之下,兒童才會逐漸形成自律的道德觀念。在這個時候,他們才能夠根據環境、角色身份等因素來對某件具體事情進行較為深入的分析。

因此,當我們發現一個兒童的觀點或者行為看起來不道德或者“殘忍”的時候,首先應該考慮他的年齡是否能理解我們所謂的道德,然后採取相應的手段對其進行引導和教育。比如對於一個三四歲的兒童來說,可以以此為契機引導他了解平等、尊重、生命等議題,從而幫助他形成正確的觀念﹔對於六七歲的兒童來說,可以幫助他學會在特定情境中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總而言之,家長隻有通過有針對性的、持續不斷的引導和教育,才能幫助兒童養成正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秦佳悅)

本文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高文斌進行科學性把關。

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普及工作委員會供稿

(責編:趙鵬(實習生)、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