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覺得自己不夠好 “如果…就會…”的心理到底有啥意義?

2017年07月12日14:27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見到這樣一類人,他們總是唉聲嘆氣:把事情搞砸時,他們會想,“如果當初不選擇那種方式,就不會出問題了”﹔把任務完成時,他們會想,“如果當初換一種方法,就能獲得更多的收益”。那麼,總是思考“如果……就會……”這種假設到底有沒有意義呢?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2017年4月14日,在2017年菠蘿科學節上,有人販賣“后悔藥”。

(龍巍/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

在學習英文語法的時候,我們都學過一種被稱為虛擬語氣的語法,用來表示與事實相反的情況。在心理學中,與這種虛擬語氣類似的心理被稱為“反事實推理”或“反事實思維”,指對過去已經發生的事實進行否定,然后重新表征,以建構一種“具有可能性的假設”的思維活動。這種心理最常見的表述是:“如果當時……,就會(不會)……”等。根據“反事實推理”的結構,可將其劃分為兩種類型:加法式和減法式。前者假設我們做過一個本沒有做的事情﹔后者假設我們沒有做某個已經做完的事情。

很多“反事實推理”都是自然而然發生的,但它卻可能帶來各種不同程度的影響,因為不同內容和方向的“反事實推理”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們的情緒,進而影響我們的想法和行為。比如一般來說,在運動比賽中拿了銀牌的選手會比拿了銅牌的選手更高興,但事實也可能與之相反,因為銀牌選手可能會想:“真倒霉,我如果再努力一點就能拿到金牌了”﹔銅牌選手則會想:“真幸運,我如果稍微失誤一下就可能與獎牌失之交臂了”。而在接下來的訓練和比賽中,銀牌選手可能會因此喪失斗志。

由此可見,“反事實推理”在一定程度上會引發我們的消極情緒,進而帶來一系列消極影響。但這種“反事實推理”難道沒有任何意義嗎?事實上,我們可以通過這種思維方式來研究如何更好地完成任務,進而幫助自己改進策略,然后更加高效地完成接下來的工作。因此對於重復性的任務來說,適當的“反事實推理”能夠起到很多積極作用。

那麼,如果我們意識到自己正在進行“反事實推理”的時候,應該怎麼做呢?

1、認識到已經發生的事情無法改變,所以不應該懊悔和痛苦,而是要從中學習經驗和吸取教訓,以幫助自己更好地完成接下來的工作。

2、對於比較消極的人來說,應該調整思維方式,有意識地利用“反事實推理”來幫助自己看到事情積極的一面,從而更積極、樂觀地對待生活。秦佳悅)

本文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高文斌進行科學性把關。

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普及工作委員會供稿

(責編:趙鵬(實習生)、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