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的話說不出口?教你如何在職場中合理地拒絕別人

2017年07月20日08:08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在職場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來自他人的求助。大多數人都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委婉拒絕或者伸出援助之手,但有些人總是難以拒絕別人的請求,哪怕自己已經非常忙,也會滿口答應。在這種情況下,結果往往是既無法真正幫助到別人,也影響了自己的工作,嚴重時甚至會傷害彼此的感情。那麼對於在職場中很難拒絕別人請求的人來說,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2017年5月20日,陳思穎在同事的帶領下使用牽引繩參加公益跑活動。性格開朗的陳思穎經常參加各類公益活動,與很多公益人士成為了朋友。

(許康平/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

在職場中面對別人的請求時,為什麼有些人難以說出拒絕的話呢?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為了維護自己在群體中的形象與地位。

2、害怕被群體排斥或孤立。

3、對實際情況認識不足,一般表現為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能力,或較為樂觀地估計了工作條件。

那麼對於這些在職場中很難拒絕別人請求的人來說,到底應該怎麼辦呢?首先要學會判斷自己是否應該答應別人的請求。要知道在職場中,合理安排時間是工作能力的重要表現之一,所以要學會有意識地計劃、安排自己的各項工作,並留出充足的時間來應對突發情況。隻有在能夠合理安排自己工作時間的前提下,才可以考慮是否應該答應別人的請求。相反,如果自己無法確定是否有時間完成別人的請求,或者知道自己無法幫上別人,就應該合理地拒絕別人,這樣才能避免由此引發的其它麻煩。

當自己無法幫助別人的時候,應該如何拒絕別人的請求呢?

1、禮貌先行。要注意拒絕時的語氣和行為,既不能過於強硬,也不能過於軟弱,要顯得不卑不亢、有禮有節。

2、體現尊重。既要堅定地拒絕別人的請求,也要溫和地表達自己的難處,征得別人的理解。

3、提出建議。雖然無法親自幫助別人,但如果自己有更好的建議,或者更合適的人選,不妨推薦給求助者,這也是一種間接的幫助。

本文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高文斌進行科學性把關。

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普及工作委員會供稿

(責編:趙鵬、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