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上班族工作繁忙,無暇照顧孩子,所以隻能請家中的老年人幫他們帶孩子﹔很多老年人則非常喜歡帶孩子,而且樂此不疲,於是雙方一拍即合。但那些被老年人照看的孩子們身上總有一些特殊“氣質”,比如有些孩子身穿中山裝、頭戴解放帽,還有些孩子在富有節奏感的廣場舞音樂中翩翩起舞,這讓不少人在捧腹大笑之余,也擔心孩子的成長是否會受到影響。那麼,讓老年人帶孩子到底好不好呢?
2017年6月13日,在鄭州市隴海中路,一位老年人帶著孩子從街頭的彩繪牆前經過。(張濤/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首先需要明確的一點是,孩子身上的特殊“氣質”並非老年人刻意為之,這些“氣質”與老年人教養孩子的方式有關,大多是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的。那麼,老年人教養孩子的方式究竟由哪些因素決定呢?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些因素大體可以分為三個方面,即生理方面、智力方面、心理方面。
1. 生理方面:老年人的生理功能衰退,體能逐漸下降,所以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可能無法陪伴孩子進行充足的體育鍛煉,也不能與孩子一起玩某些需要劇烈活動的游戲。這不僅會影響孩子身體的發育和運動能力的提高,而且不利於培養孩子的主動性與自信心。但也正因如此,孩子們可以從老年人身上學習如何更好地保護自己,並且能夠更敏銳地發現周圍環境中的危險因素。
2. 智力方面:智力分為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其中流體智力依賴於生理結構的智力機能,會隨著年齡的增大而逐漸衰退,所以老年人的流體智力有限,在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時會顯得力不從心。但晶體智力是通過積累獲得的,所以老年人具有更高的晶體智力,這使老年人擁有更豐富的教養經驗,能夠更好地處理與孩子有關的某些突發事件。
3. 心理方面:老年人的性格趨向內傾,所以其教養的孩子也很容易形成較為內傾的性格,表現為乖巧、保守,不夠活潑。值得一提的是,與年輕的父母相比,老年人的教養動機更加單純,功利性一般較低,更加注重孩子自身的需要,這種方式有利於孩子樂觀、快樂地成長,但可能無法實現父母對孩子的期待。
由此可見,老年人帶孩子有利有弊。那麼,對於請家中老年人幫忙帶孩子的父母們來說,應該怎麼做呢?
1. 要尊重老年人的教養方式,不能聽之任之,也不能全盤否定。而且因為老年人的思維通常比較刻板,難以在短期內有所改變,所以如果發現老年人的教養方式不當,一定要非常耐心地進行溝通。
2. 在有時間陪孩子的時候,要注意多與孩子進行一些豐富有趣的活動,鼓勵孩子與年齡相仿的伙伴一起玩耍,以提高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3. 最重要的是,父母一定要明白,自己在教養孩子方面的作用沒有人可以替代,所以即使老年人能夠很好地教養孩子,父母也要保証對孩子有必要的陪伴,擔負起教養最基本的責任。(周佳瑩)
本文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高文斌進行科學性把關。
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普及工作委員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