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孩子將來能夠出人頭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可謂是想方設法、煞費苦心,其中一個很常見的方法就是將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進行比較。無論是學習成績,還是談吐舉止,家長們似乎總能找到可比較的點,比較的結果也往往是別人家的孩子更優秀,於是久而久之,別人家的孩子便成了集聰明、努力、乖巧、禮貌等一系列優秀品質於一體的完美化身,但家長們的這種做法真的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嗎?
家長應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張宇/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俗話說“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這句話雖然有些極端,但卻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家長的比較行為的確有可能傷害孩子,因為過度的、偏激的比較常常會給孩子帶來不公平的感覺,長期如此,不僅會使孩子形成“我在某方面確實不如別人”的固化思維,嚴重影響孩子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形成,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而且會危害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關系。一般來說,如果家長將孩子進行比較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做到一些具有限定條件的事情,比如在考試時一定要得多少分、必須去上自己不喜歡的課外輔導班等﹔或者家長的比較使孩子極不情願地改變自己,並讓孩子產生了焦慮、煩躁等負面情緒,那家長就要考慮是否存在比較過度的情況了。
雖然比較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傷害,但家長並不應該完全杜絕這種行為。心理學家們發現,與人比較是人類社會中極為微妙,卻必然存在的一個組成部分,任何人都無法完全避免。家長將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進行比較也是很正常的現象,恰當的比較非但不會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反而會讓孩子勇於承認錯誤並改正缺點,有利於形成健全的人格。那麼,究竟怎樣的比較才恰當呢?事實上,因為比較的焦點和角度不一而足,所以是否恰當還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但通常而言,家長在將孩子進行比較的時候需要遵循一個基本原則,那就是應該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無條件的愛是指一種不附加任何條件的愛,即家長既要喜歡孩子的優點,也要包容孩子的缺點,要讓孩子感覺到家長比較的目的是使自己變得更好,而不會擔心自己如果達不到家長的要求,就會失去家長的愛。具體來說,家長在將孩子進行比較的時候,要加以引導和教育,而非一味地打罵、責備﹔要與孩子一起分析和思考,而非推卸責任﹔要培養孩子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而非給孩子灌輸思想﹔要讓孩子體會到公平、公正,而非強迫和命令等。(焦艷)
本文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高文斌進行科學性把關。
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普及工作委員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