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上大學對於不少學生來說都是人生的一大轉折點。數十年的寒窗苦讀之后終於迎來了踏入大學校門的時刻,大學新生們站在大學校門前,意氣風發地准備跨出大學生活的第一步,眼神中充滿了期待和向往,有些大學新生卻一臉擔憂,這是怎麼回事?
2017年8月21日,昆明理工大學2017級新生正在辦理入學手續。
(李發興/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下讓這些大學新生們擔憂的事情都有哪些:有些大學新生在外地求學,也就意味著他們需要在一段較長的時間內寄居他鄉,於是難免擔心自己是否能夠適應新環境﹔有些大學新生擔心自己是否能與舍友友好地相處、自己會不會被周圍的同學接納﹔還有些大學新生則擔心自己是否擁有足夠的勇氣和自信去適應大學生活……
事實上,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大學新生們的擔憂大多是由潛在威脅引發的。上大學對於每一個學生既是成長的契機,也是嚴峻的挑戰,因為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有很多人生任務,比如管理情緒、培養人際關系、樹立良好品格等,在此時離開家人,就意味著缺少了部分有力的支持﹔改變以往的生活方式,就意味著需要進一步規劃自己的人生﹔脫離熟悉的環境,就意味著需要學會獨立、學會適應,所以出現擔憂的情緒也是理所當然。應對這種心理,一個非常重要的解決途徑就是重新整合,即通過發展新的友誼及其他社會關系,融入新的社會網絡,以獲得支持,得到滿足。具體而言,大學新生們應該做到:
1.找到潛在的幫助來源,例如學校、室友、社團同伴、住在當地的親戚等。值得注意的是,學校本身就是解決很多困難的好幫手,因為無論是學習生活還是個人發展,學校通常都會設立專門部門來幫助學生,所以大學新生不要畏懼和這些部門溝通,而應該善於利用這一資源。
2.參與興趣小組或者班級活動,在不斷的接觸中熟悉身邊的人和周圍環境。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在大學中也是如此,所以大學生要積極地與周圍朋友建立友誼,在新的人際關系網絡中獲得信任和找到依靠。
3.既要培養獨立能力,也要學會傾述。無論是解決生活中的小麻煩,還是處理各種場合出現的大問題,都需要大學生擁有獨立自主的能力,但也無需事事都選擇獨自面對,通過恰當的傾述來獲得他人的慰藉,也有利於形成健全的人格。(秦佳悅)
本文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高文斌進行科學性把關。
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普及工作委員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