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內科部部長、消化中心主任姜泊
近年來,我國大腸癌發病率不斷上升,已成為惡性腫瘤中排在第二位的“殺手”,我國大腸癌的平均發病年齡在五十歲左右,並有提前趨勢。
日前,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內科部部長姜泊在“人民好醫生”客戶端視頻直播中表示,如果身體出現如下五大“信號”就要考慮大腸癌的可能性:
1.排便習慣改變
排便習慣的改變主要表現為排便次數增多或便秘,有時甚至表現為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同時還可伴有肛門下墜和肛門不適感。
2.大便帶血
便血是腸癌早期最明顯的症狀,量一般不多,可與大便同時出現或在便后出現,可伴有黏液。
3.大便變形
腸癌還會引起大便變形,可呈細杆形、扁帶形。
4.裡急后重
腸癌引起排便次數增多時,多半還會伴有排便不盡或裡急后重的感覺。裡急后重即腹痛窘迫,時時欲便,肛門重墜,便出不爽。通俗的理解就是下腹部不適很想排便,然而又無法一泄為快。
5.腹痛、肛痛
患者常見左下腹痛,呈間歇性隱痛,到了晚期則變為持續性疼痛,呈陣發性且逐漸加重。
姜泊教授提醒大家,上述這些症狀發生時,其實表明大腸癌已經發展到一定階段了。早期大腸癌和癌前病變如大腸息肉,是無任何症狀的,即使有症狀也是非相關症狀。
因此,如要早期發現大腸癌和癌前病變,隻有定期體檢,而腸鏡是發現早期大腸癌的最佳方法,尤其是50歲以上的人群,及早的接受腸鏡檢查,才可能早發現,發現的越早,治好的機會越大。
專家簡介:
姜泊,主任醫師,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內科部部長、消化中心主任﹔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分會前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常務委員。
擅長:大腸癌早期診治,胃腸道微生態系統與腸粘膜屏障,炎性腸病和功能性胃腸疾病等疾病的研究,內鏡下診治早癌及癌前病變。
出診時間:周二上午、周四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