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突然感到沮喪、孤獨、渾身無力,對幾乎所有的事情都失去了興趣。我感覺自己身體裡的力氣正在被掏空,我躺在床上,一夜一夜的失眠。身體的疼痛加劇,我開始焦慮,生活像陷入了無底洞,我感覺自己能做的事越來越少,思考的也越來越遲鈍,最后隻有一個聲音在不斷的說,我是一個無用的人,沒有人會喜歡我。對我來說活著就像煎熬,隻想解脫。”
這是一個抑郁症患者的自白。
近年來,“抑郁症”這三個字一次又一次的走進公眾的視野,大多數人對抑郁症的了解還來源於新聞報道的自殺事件中。有人把抑郁症形容為精神上的“感冒”,每個人都有可能患上抑郁症。那麼抑郁症到底是什麼,怎麼識別抑郁症,為什麼抑郁症會與自殺如影隨形,這些應成為每個人需要了解的知識。
抑郁症≠抑郁
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這時有人會說:“我抑郁了”。其實,抑郁並不等於抑郁症,抑郁是人在遭受壓力挫折等的時候產生的一種正常的情緒。抑郁症則是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征的心境障礙,並伴有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認知功能損害以及軀體症狀等表現的精神疾病。
抑郁情緒與抑郁症的區別在於:(1)正常的抑郁情緒是基於一定的客觀事物,事出有因。而抑郁症則是病理性情緒抑郁,缺乏客觀精神應激的條件,或者雖有不良因素,但是“小題大做”,不足以真正解釋病理性抑郁。(2)抑郁情緒有一定的時限性,通過心理調適短期內可以恢復正常,而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狀常持續存在,不經治療難以緩解。精神醫學規定抑郁情緒不間斷發作兩周以上,間斷發作一個月以上可以考慮抑郁症的可能。(3)正常的抑郁情緒一般不會影響正常的社會功能,而抑郁症根據病情輕重不同會導致一定的社會功能的喪失,影響患者日常的工作、生活、人際交往等。
正確認知抑郁症
抑郁症又稱抑郁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征,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臨床可見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郁,甚至悲觀厭世,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甚至發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每次發作持續至少2周以上、長者甚或數年,多數病例有反復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症狀或轉為慢性。
一般人對抑郁症的理解常僅僅停留在心情抑郁的表面意思上。事實上,抑郁症還伴有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認知功能損害以及軀體不適症狀。思維遲緩會讓抑郁症患者感覺自己腦子變慢了、變空了,很多事情都無法正常思考。意志活動的減退會讓抑郁症患者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對所有的事情都提不起興趣。認知功能的損害更是讓抑郁症患者思維變得狹隘,愛鑽牛角尖,覺得自己一無是處,還處處連累別人。像文章開頭中抑郁症患者的描述裡的那樣,抑郁症患者通常會覺得自己是一個無用的人,沒有人會喜歡我。抑郁症的可怕之處就在於抑郁症患者通常沒有能力區分這些不好的感受和想法,都是抑郁症的症狀而不是客觀事實。就像感冒會讓人流鼻涕、咳嗽、發熱、渾身無力一樣,情緒低落、興趣喪失、精力減退、自我評價過低、思考能力下降、睡眠障礙等也是抑郁症的症狀。抑郁症患者通常會把在這些症狀中產生的消極想法堅信為事實,從而產生想要“解脫”的想法。
抑郁症需要共同關注
抑郁症一旦確診,就需要進行規范化治療, 這就需要醫生、家屬和社會的共同配合,還要盡可能解除或減輕患者過重的心理負擔和壓力,幫助患者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的實際困難及問題,提高患者應對能力,並積極為其創造良好的環境,以防復發。“共享健康資源,共建和諧家庭”, 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抑郁症,關愛抑郁症患者及家人,抑郁症的相關知識的普及,如果像大眾了解感冒一樣深入人心,那麼抑郁症的就診率就會大大提高。更可以降低抑郁症患者的自殺率,挽救更多家庭的幸福。(航空總醫院心身醫學科 馬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