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0月12日電 國際疼痛學會將每年的10月11日定為“世界鎮痛日”,昨天是第十三屆“世界鎮痛日”。當天,由中國醫師協會醫學科普分會主辦、西藏奇正藏藥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公益活動“疼痛管理健康科普行”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
目前慢性疼痛已成為危害我國國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且其發病率在近年呈上升趨勢。據了解,我國慢性疼痛患者已超過3億,而且每年還以1000萬~2000萬的速度增加,但多數患者對疼痛發病原因、疼痛種類等認識不足,因此,幫助公眾了解慢性疼痛刻不容緩。中華醫學會疼痛學分會提出,每年十月的第三周為“中國鎮痛周”,提倡在醫院和藥店配合下舉辦相應的科普教育宣傳活動及疼痛醫學咨詢、醫療服務等。“疼痛管理健康科普行”活動於10月11日在北京啟動,並將於“中國鎮痛周”內到北京、上海、濟南、南京、天津、杭州、西安、武漢、重慶、蘭州、廣州等11個城市進行專家義診及開展健康科普講座,旨在通過公益科普的教育方式,以醫院及連鎖藥店為渠道、地方媒體為平台,向大眾宣傳疼痛規范化管理的概念,引導公眾樹立正確的慢性疼痛防治理念,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中國醫師協會醫學科普分會會長郭樹彬(主辦方供圖)
疼痛規范化管理需謹記“三步曲”
中國醫師協會醫學科普分會會長郭樹彬介紹,為了更好地幫助公眾樹立疼痛管理意識,由中國醫師協會醫學科普分會主辦、西藏奇正藏藥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疼痛管理健康科普行”公益活動推出了疼痛規范化管理“三步曲”:
【第一步】預防。在慢性疼痛病症還未發生時要樹立疼痛管理意識,養成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避免出現慢性骨骼肌肉疼痛等病症。
【第二步】治療。初期出現症狀時需要及時就醫,根據醫囑對症治療。如遇反復發作的疼痛病症,可根據以往的治療經驗及時進行院外自我藥療,保証第一時間控制慢性疼痛病症的發展。
【第三步】康復。在慢性疼痛病情得到控制后需要進一步觀察,做好日常防治工作,避免疼痛反復發作或者加重。
中老年人是科普疼痛規范化管理的首要人群
據悉,與其它年齡階段的人群相比,65歲以上的老年人群更容易患上疼痛,所以中老年人是科普疼痛規范化管理的首要人群。頸、肩、腰、背等部位勞損,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是中老年人常見的骨骼肌肉疼痛病症。
中華醫學會疼痛分會主任委員、天壇醫院疼痛科主任劉延青(主辦方供圖)
中華醫學會疼痛分會主任委員、天壇醫院疼痛科主任劉延青表示:“就頸、肩、腰、背等部位勞損導致的慢性疼痛而言,常用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兩種,口服鎮痛藥聯合外用貼劑治療的療效較好。”
中華中醫藥學會風濕分會主任委員、廣安門醫院風濕科主任姜泉
(主辦方供圖)
中華中醫藥學會風濕分會主任委員、廣安門醫院風濕科主任姜泉表示:“凡是引起關節、肌肉疼痛的疾病皆可歸屬為風濕病,其中多數為自身免疫性疾病。中醫很多外治方法,如關節貼敷等可有效減輕局部疼痛,但需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切不可隨意選用活絡油、藥酒及提高免疫力的保健品等。此外,要想改善病症,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比如堅持適度鍛煉、注意保暖等。”
中華中醫藥學會骨傷分會主任委員、望京醫院院長朱立國(主辦方供圖)
對於骨病患者來說,慢性疼痛普遍存在。中華中醫藥學會骨傷分會主任委員、望京醫院院長朱立國表示:“在治療骨科疼痛時,應從五方面入手,即重視患者的健康宣教、選擇合理的疼痛評估、盡早治療疼痛、提倡多模式鎮痛、注重個體化鎮痛。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可選擇外用止痛藥(如消痛貼膏)或口服止痛藥緩解疼痛。”
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
據悉,昨天下午,首場“疼痛管理健康科普行”地方活動——專家義診活動已經在甘肅省中醫院、西安交通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江西省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同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