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倒后沒事不代表沒骨折 若有這些症狀或需"開刀"

2017年11月23日14:14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提起骨折,大多數人都會想到疼痛難忍、舉步維艱等詞,但有些中老年人在散步時不小心摔倒,爬起來后隻感覺有些酸痛,走路也沒有受到太大影響,於是便認為自己過幾天就沒事了,然而在幾天之后,疼痛感卻越來越明顯,到醫院一檢查,發現自己竟然因為摔倒而發生了股骨頸骨折,需要接受手術治療,這是怎麼回事?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2017年8月23日,江西省上高縣鎮渡鄉江東村喻根華老人帶著百歲婆婆黃鳳嬌與鄉鄰聊天。(陳旗海、盧婷/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股骨頸。連接骨盆和大腿的關節被稱為髖關節,髖關節由骨盆側的髖臼和大腿側的股骨頭組成,而在股骨頭中,連接大腿骨的部分就是股骨頸。為股骨頭提供營養的血管大多需要經過股骨頸,如果股骨頸骨折,股骨頭的營養供應便會受到影響,在情況比較嚴重時,股骨頭就有可能發生壞死。因此,股骨頸骨折后一定要及早治療。

為什麼有些中老年人在股骨頸骨折后不會感到劇烈疼痛,並且還能繼續走路呢?事實上,股骨頸骨折分為高能量損傷和低能量損傷兩種,高能量損傷通常發生在年輕人身上,多由車禍、從高處墜落等原因引起﹔低能量損傷通常發生在患有骨質疏鬆的中老年人身上,多由摔倒、磕碰等引起。對於低能量損傷的股骨頸骨折而言,骨折處可能相對穩定,沒有出現明顯位移,於是疼痛感並不明顯。但如果置之不理,隨著關節活動,骨折處將產生位移,這不僅會增加治療難度,還有可能引起一系列並發症。

那麼,中老年人在摔倒、磕碰后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發生股骨頸骨折了呢?

1.如果在大腿近端、臀部、腹股溝等處出現劇烈疼痛,而且傷側下肢難以正常活動,甚至出現傷側下肢外旋(腳掌嚴重向外撇)等情況,說明發生股骨頸骨折的可能性很大。此時應該待在原地,盡量不要活動下肢,同時撥打120急救電話或尋求他人幫助,以便及早就醫。

2.在能夠正常走路的情況下,如果腹股溝、髖部等處出現酸脹、疼痛等感覺,而且在走路時這些感覺加劇,就說明存在股骨頸骨折的可能性,此時應停止負重和活動,並及時就醫。

在就醫時,醫生會根據患者股骨頸骨折的情況制定不同的治療方案,如果情況不太嚴重,患者隻需要通過閉合復位、微創內固定等治療方式即可恢復﹔如果情況比較嚴重,患者可能需要接受髖關節置換手術等。

作者: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陳增淦、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周建平、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李娟

“達醫曉護”供稿

(責編:趙鵬、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