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這話一點也不假。很多父母都對自己的孩子“愛不釋手”,覺得自己的孩子是世界上最好看、最乖巧、最聰明的小孩,而且越看越順眼、越看越喜歡,這是怎麼回事?
2017年11月23日,在2017中國義烏國際裝備博覽會上,一對母子正與一台早教型機器人互動。(龔獻明/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美國心理學家凱利曾經提出過一種叫做“暈輪效應”的理論,該理論也被稱為“光環效應”“成見效應”或“光暈現象”,是指當認知者對一個人的某種特征形成好或壞的印象后,他還傾向於據此推論這個人其它方面的特征,本質上是一種以偏概全的認知上的偏誤。父母在孩子身上傾注了大量的愛,即孩子在父母心中的印象是“愛的結晶”“自己的骨肉”等,而這種印象很容易影響父母對孩子外貌、性格等其它特征的判斷,使父母覺得孩子非常可愛、非常乖巧。
同時,“曝光效應”也是影響父母對孩子態度的重要原因。“曝光效應”也被稱為“多看效應”“接觸效應”等,是指個體更傾向於對自己熟悉的事物產生好感,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經常見面就能增加喜歡程度”。父母在孩子身上投入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他們不僅需要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還需要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所以在“曝光效應”的影響下,父母會自然而然地對孩子產生好感。
此外,孩子遺傳著父母的基因、流淌著父母的血液,父母對孩子自然有一種“生育的愛”﹔而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付出的諸多心血,會使父母對孩子有一種“養育的愛”,這些都會讓父母更加喜歡自己的孩子。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適當的愛、喜歡、肯定、贊美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積極影響,甚至影響孩子的一生。因此,父母應該有意識地利用這種感覺,並適當地向孩子表露出自己的喜愛,這會讓孩子感覺到溫暖,使家庭更加和諧。(周佳瑩)
本文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高文斌進行科學性把關。
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普及工作委員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