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創傷記憶對幸存者大腦影響長達80年

2017年12月13日15:32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原標題:學者發現南京大屠殺創傷記憶對幸存者大腦影響長達80年

人民網南京12月13日電 (記者吳紀攀)今天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由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南京大學社會學院教授梁瑩和南京大學中美文化中心主任、社會學院教授陳雲鬆領銜的一項研究發現,南京大屠殺期間的苦難與創傷使得很多幸存者出現了創傷后應激障礙的症狀,伴隨著焦慮抑郁情緒比例的升高,生活質量顯著低於同齡老人。這是國際上首次研究發現創傷記憶對大腦的影響可以持續80年之久。

80年前的今日,在侵華日軍鐵蹄踐踏下南京城破,30多萬中國同胞在隨之而來的驚天慘案中慘遭殺戮,也給劫后余生的幸存者留下了終身難忘的傷痛記憶。80年暑往冬來,在世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已經屈指可數。隨著最年長的幸存者管光鏡老人3天前去世,目前登記在冊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僅剩下97人。

“時不我待,對大屠殺幸存者的研究都是搶救性的。”陳雲鬆教授告訴記者,和既往研究傾向關注幸存者証詞的真實性和實用價值不同,他們嘗試從腦科學、認知神經科學等跨學科視域來關注南京大屠殺對幸存者精神健康和生存狀況造成的影響。研究由南京大學領銜,南京醫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學者參與,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支持下開展。

據梁瑩教授介紹,這項研究從2017年1月開始,歷時一年完成。研究中招募了54名南京大屠殺幸存老人和60名年齡、性別和受教育程度與幸存者組相匹配且沒有經歷過災禍創傷的健康老人,在此基礎上選取30位幸存老人和40位對照的健康老人參與了核磁共振的掃描和大屠殺刺激相關任務。

研究發現,大腦功能方面,幸存者組在觀看大屠殺相關圖片時,大腦多個腦區(包括杏仁核、海馬、腦島、丘腦、輔助運動區等)的激活顯著高於對照組,還發現在幸存者中焦慮抑郁情緒越嚴重,這些腦區的激活程度越高,而自殺傾向即與上述腦區的激活呈顯著性正相關﹔行為分析方面,很多南京大屠殺幸存老人出現創傷后應激障礙症狀,睡眠較差,記憶力和智力有一定下降,感到更加孤獨、焦慮和抑郁。

梁瑩教授透露,相關研究論文將刊發於國際一流期刊。她呼吁更多南京大屠殺受害者家屬、后代以及目擊幸存者的后代參與后續研究,以通過最新科學實驗分析是否存在跨代的創傷影響。

(責編:趙鵬、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