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家長的“心頭肉”,特別是當孩子年齡尚幼的時候,家長恨不得每時每刻都與孩子形影不離,不管是逛商場還是外出游玩,都想把孩子帶在身邊。但家長們也許並不會想到,如果一旦落單,孩子很可能會因為一顆糖、一個玩偶、一輛玩具車等被人誘拐,而這種情況與孩子自我保護意識薄弱脫不了關系。那麼,家長該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呢?
2017年3月21日,由江西新余學院大學生志願者扮演的“騙子”對新余市蓓蕾幼兒園的孩子進行“誘拐”。(趙春亮/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1.轉變教育觀念。如今,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很多家長給孩子報了各種興趣班、補習班,以幫助孩子學習知識和技能,但很少有家長會有意識地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識和防范意識,導致孩子在獨自面臨危險事件時缺乏應有的應對能力。因此,家長應該轉變教育觀念,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自我保護能力、危險應對能力等。此外,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變得勇敢、大方,會鼓勵孩子與陌生人交流,但家長們在這樣做的時候,一定要幫助孩子提高辨識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
2.加強安全教育。有的家長認為危險應對能力隻有在日積月累中才能提高,甚至覺得“孩子長大后自己就會明白,不需要刻意教授”。但事實上,恰當的安全教育能有效幫助孩子應對危險事件,而且盡早進行此類安全教育能夠有效避免危險事件的發生,比如教育孩子在被陌生人強拉強抱時要向路人、安保人員尋求幫助等,要知道這些在家長看來屬於常識性的知識,孩子未必懂得。值得注意的是,家長在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的時候要把握分寸,比如應側重於教授應對危險事件的方式,而不要過度渲染此類事件的危險程度,以免破壞孩子內心的安全感,甚至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3.進行游戲演練。游戲是孩子理解事物、學習技能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之一,所以家長在與孩子進行游戲互動時,可以加入一些能夠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的環節,比如圍繞110、120等急救電話編設情節,讓孩子在游戲中知道撥打急救電話時需要說清楚的幾個要素,即地點、聯系人電話、事件等。家長們可以圍繞同樣的安全知識編設多種情節,並反復地與孩子進行游戲,這樣能夠加深孩子的印象。(李娜)
本文由中國科學院中關村醫院心理治療師張海靜進行科學性把關。
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普及工作委員會、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女健康與發展專業委員會聯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