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2月18日電 (趙鵬)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湛江)剛剛結束,廣東醫科大學海洋醫藥研究院數字醫學研發中心、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義工“幸福銀行”在本次展會上推出了一系列虛擬現實(英文簡稱為VR)海洋醫學科普作品,包括人體解剖、細胞與基因、虛擬外科醫生、腹腔鏡手術訓練以及術前麻醉宣教等五套VR互動體驗內容。巡視展會的廣東省副省長鄧海光及湛江市委書記鄭人豪、市長姜建軍等對該校通過VR方式開展海洋醫學科普傳播的方式表示了肯定與贊許。
義工“幸福銀行”醫普惠明工作室的義工引導群眾體驗醫學科普產品。
(主辦方供圖)
廣東醫科大學數字醫學研究團隊負責人、高級工程師梁力中介紹,虛擬現實技術是由計算機生成的一種可以創建和體驗虛擬世界的計算機系統。它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作用於使用者,讓使用者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使用者還可以借助必要的設備與虛擬環境中的對象進行交互。虛擬現實技術綜合了計算機圖形、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技術,智能技術,傳感技術,語言處理與音響技術,網絡技術等,具有多感知性、沉浸性、交互性、構想性等特點,是現代仿真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應用。
廣東醫科大學《醫學傳播學》課程負責人王雙苗介紹,該課程的實踐教育將借助廣東醫科大學數字醫學研究團隊、義工“幸福銀行”科普平台,利用大數據、雲計算、智能硬件等信息技術,創新醫學科普傳播模式,提升醫學人才的科普傳播能力,吸引科普受眾,增強醫學科普的體驗性和傳播效度,后續將開發更多優秀醫學科普作品,深入社會各層面,廣泛開展醫學科普傳播活動,覆蓋基層,惠及全民,全力打造“教學-內容-傳播”的新媒體醫學傳播平台。
廣東醫科大學副校長羅輝向嘉賓做介紹。(主辦方供圖)
廣東醫科大學副校長、國家海洋局南海海洋生物醫藥資源研發公共服務平台項目負責人羅輝介紹,本次廣東醫科大學數字醫學與醫學科普團隊推出的人體解剖、細胞與基因VR作品制作精美、場景逼真、解說專業,是將新媒體與醫學科普結合的新嘗試﹔虛擬外科醫生、腹腔鏡手術訓練的VR作品則是醫學生及基層醫生的醫學教育形式補充,有助於落實醫教協同戰略﹔實景術前麻醉宣教VR視頻則可直接用於臨床,幫助麻醉科醫生對術前患者進行注意事項及知情同意的宣教,讓患者身臨其境地體驗手術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情形,增強了醫患溝通的效果。羅輝表示,這種醫學科普作品能夠高效地將醫學知識傳播給基層醫務工作者、患者以及廣大老百姓,並能吸引受眾主動參與、主動接受科普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