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快節奏、高壓力的時代下,家長叮囑孩子的口頭禪從原來的“慢慢走,小心摔跤”“慢慢吃,小心噎著”,變成了現在的“快點吃飯”“快點做作業”“快點睡覺”,然而這些催促的方法往往並不能讓孩子真的“快起來”,有些家長甚至會發現:越是催促,孩子反而做得越慢,這是怎麼回事?
2017年9月8日,在廬江縣泥河鎮明德小學曙光幼教點,60歲的夏迎會老師正在教孩子們畫畫。(左學長/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越催越慢”涉及到自我界限的問題。自我界限是指在人際關系中,個體清楚地知道自己、他人的責任與權力范圍,並力圖保護自己的個人空間不受侵犯,同時也不侵犯他人的個人空間。自我界限是逐漸形成的,孩子在年齡尚幼的時候,其心理上會與家長保持一致,表現為“唯家長之命是從”,但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其與家長的心理距離會越來越遠。此時如果家長過度介入孩子的生活節奏,就會使孩子感覺到自己的自我邊界受到了侵犯,進而會想盡一切辦法維護自己的自我邊界,在這種情況下,“越催越慢”的逆反行為便是孩子維護自我邊界的一種方法,而家長的盲目催促則是造成孩子“越催越慢”的罪魁禍首。
值得注意的是,“越催越慢”的現象不僅會讓家長焦頭爛額,而且也會使孩子進退維艱:如果聽從家長的話,雖然會提高效率,但卻讓自我邊界受到了侵犯,於是內心充滿委屈﹔如果不聽家長的話,雖然成功反抗了家長,但卻有可能變成自己不喜歡的樣子,於是內心充滿愧疚。
那麼,作為家長,在面對總是磨蹭的孩子時,應該如何對其進行引導呢?
1.尊重孩子的個性。每個孩子都有自己願意堅持的生活節奏,如果孩子本就是一個“慢性子”,那麼家長的盲目催促不僅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和行為,而且會讓孩子質疑自己,甚至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因此,對於“慢性子”的孩子來說,家長在督促其做事時不妨更關注於事情的質量,將“趕緊做”改為“慢慢來”,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固化自己的生活節奏,找到真正的自我。
2.令孩子自己體驗磨蹭的后果。在孩子認識到磨蹭帶來的不良后果之前,家長的一味催促與指責隻會給孩子帶來心理負擔,因此家長不妨讓孩子自己體驗磨蹭帶來的損失,這樣孩子才會有動力“快起來”,此時家長再進行適時的催促,會事半功倍。同時,自我改變的過程也會使孩子的自主感得到提升。
3.以身作則。家長應該有意識地與孩子共同完成一些事情,並提醒孩子做某件事情大概需要多久,該如何分配時間與精力,進而讓孩子感受成年人的時間觀念和處事方式,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和改善自己。(唐義誠)
本文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高文斌進行科學性把關。
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普及工作委員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