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后發熱未必是傷口感染 體溫超過38.5℃需警惕

2018年01月02日15:51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有些患者在手術后會出現發熱的現象,不少患者及家屬認為這是傷口感染的表現,於是心急如焚,但術后發熱一定意味著傷口感染嗎?患者該如何應對這種情況呢?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2017年4月12日,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移植病區,剛出ICU病房的高紅梅緊緊拉著兒子的手。(張濤/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事實上,術后發熱在外科手術中非常常見,大約40%的患者在術后都會出現發熱,即體溫升高的現象,但其中隻有一小部分是由感染引起的。除感染外,還有哪些原因可能引起術后發熱呢?

1.手術創傷會促進患者體內炎性介質的釋放,進而引起發熱,這種發熱的程度、持續時間與手術大小、損傷程度有關,一般來說,手術時間越長、軟組織損傷越大,患者在手術后越容易發熱。

2.患者在手術后抵抗力較低,容易患上感冒,進而導致發熱,這種發熱會伴有感冒的其他症狀,容易鑒別。

3.有些患者在手術過程中需要輸血,而發熱是輸血容易引起的不良反應之一,但這種發熱通常屬於一過性發熱,不需要特殊處理。

4.服用部分藥物也可能引起發熱。

那麼,患者該如何應對術后發熱的情況呢?

1.非感染性發熱一般出現在手術后24~48小時內,體溫通常不會超過38.5℃,此時無需特殊處理,安心休養即可。

2.感染性發熱往往在手術3天以后才開始出現,體溫通常在38.5℃以上。因此,患者如果在手術3天以后發熱,就要警惕感染的可能﹔如果發熱持續不退或體溫恢復正常后又升高,更要提高警惕,並及時就醫。

如果患者被確診為感染性發熱,醫生一般會對其體溫、白細胞等進行監測,進一步找出發熱的病因,然后根據實際情況處理原發感染灶以控制體溫,並進行一定的抗感染治療等。

作者: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總醫院創傷骨科副主任醫師郭樹章

“達醫曉護”供稿

(責編:趙鵬、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