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也可以給孩子做霧化 你知道霧化吸入療法嗎?

2018年01月26日10:24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原標題:規范操作在家也可給孩子做霧化 兒科專家演示給你看

人民網武漢1月25日電 “做霧化時,要讓孩子坐著不能躺著。做完后記得給孩子洗臉漱口。”1月24日,在同濟醫院兒科門診霧化治療室,門診護士正在手把手教家長如何在家給孩子做霧化。

進入冬季,霧霾天氣又來了,兒童呼吸系統疾病高發,很多孩子感冒、咳嗽、發燒,霧化吸入療法可直接作用於氣道黏膜,具有明顯的解痙、抗炎、袪痰等作用,而且適應症廣、治療時間短、見效快、副作用小,所以成了小兒呼吸道疾病最常用的治療手段之一。據統計,僅武漢同濟醫院兒科門診每天都有200多名患兒做霧化治療。

規范操作在家也可給孩子做霧化

“每天跑醫院給孩子做霧化,既耽誤時間,又害怕交叉感染。可家裡做霧化又擔心效果不好。”不少在門診排隊等候給孩子做霧化的家長都有同樣的想法。

“其實,許多歐美國家都推薦家庭霧化,國外已發表多篇霧化器使用的共識,如美國呼吸治療醫學指導協會制定的《家庭霧化器使用指南》和歐洲呼吸學會制定的《霧化器 使用指南》等都規范了霧化器的使用。”同濟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黃永建介紹,“隻要按規范操作,家長完全可以在家給孩子做霧化。”

在家庭中開展霧化治療,可大大提高給藥的及時性、方便性和舒適度,特別是為因病情需要長期霧化吸入治療的兒童提供了一種安全、有效、易行的方法。其優勢在於:避免交叉感染﹔患兒在熟悉的環境中進行治療,能更好地配合吸入,避免因恐懼造成的哭鬧﹔節省家長反復去醫院的時間,降低就醫成本﹔孩子喘息出現時,能在家中第一時間給予霧化吸入治療,避免病情進一步加重。

家庭霧化如何做才安全有效

黃永建說,不是所有感冒、咳嗽的孩子都需要做霧化,首先應明確家庭霧化吸入的適應症。最常用於小兒支氣管哮喘的長期維持治療,也可用於感染后咳嗽、毛細支氣管炎、肺炎支原體感染、喘息性支氣管肺炎等治療,對一些慢性肺部疾患也有明顯療效。

其次,選擇合適的霧化吸入裝置很重要。霧化器主要有射流霧化器和超聲霧化器。超聲霧化由於霧粒顆粒大,且熱效應可能影響藥物活性,不適用於喘息性疾病藥物霧化治療。所以家庭霧化選擇霧化器時應優先考慮霧化微粒小(1-5μm微粒)、噪音低、藥物殘留量小、出霧效率快、體積小便於攜帶的霧化器。

黃永建提醒,規范操作是家庭霧化最重要的一環,家長一定要主要以下幾點:

1.體位:治療時應以坐位或半坐臥位為佳,避免仰臥位。嬰兒可適當墊高頭部,利於藥物在終末細支氣管的沉降。

2.時機:霧化選擇在患兒進食前30分鐘、進食后1小時或咳喘明顯時進行。霧化前清理口腔分泌物、食物殘渣,確保藥液順利進入。對於不配合的嬰幼兒,可以選擇在睡眠時霧化治療。

3.呼吸:治療時應以平靜呼吸或間隙性深吸氣為佳。使用面罩式霧化器時,可指導患兒鼻部深吸氣,口吐氣,使藥物更加深入。對於不配合的幼兒,可以選擇在睡眠時霧化治療。患兒哭吵明顯時,吸氣短促,影響霧化效果,可暫停霧化吸入,待平靜后繼續治療。

4.治療時間:一般霧化時間為10分鐘∼15分鐘。如果患兒不配合,可適當縮短霧化時間。

5.病情觀察:霧化過程中,應密切觀察患兒面色、呼吸及神態,如果患兒出現面色蒼白或青紫、異常煩躁不安等,應立即停止霧化,必要時就醫治療。

6.清潔消毒:霧化結束后,每次將面罩或口含嘴使用清水沖洗干淨,晾干備用,每周使用醫用消毒劑浸泡消毒一次。

7.霧化后管理:及時為患兒清洗臉部,避免藥液殘留,刺激皮膚。年長兒應漱口,嬰幼兒適當飲水,避免藥液在口腔內殘留。霧化器應定期使用清水霧化檢查霧化器性能是否良好。(鄧國歡)

(責編:趙鵬、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