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腦血管很怕“冷” 冬季“護心”你需要知道這些

2018年02月06日14:01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冬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季,平均每家醫院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急診量比平時至少增加30%~50%,其中以中老年患者居多。那麼,如何在寒冷的季節裡進行自我保護,以預防疾病發作呢?

老年人冬季外出要注意保暖(圖片來源:東方IC)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寒冷季節裡容易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原因。

1.寒冷季節氣溫較低,尤其是寒潮到來時,人體的血管內皮細胞會隨著氣溫、氣壓的變化而變化,一般來說,低溫狀態下人體血管容易收縮,而血管收縮會促使體內產生刺激血管內皮增生的物質,導致血管發生斑塊變化,在這種情況下,血管很容易發生痙攣和斑塊破裂的現象。其中,心臟冠狀動脈痙攣收縮會導致冠脈供血不足、冠脈栓塞,從而引發心絞痛、心肌梗死﹔腦動脈痙攣會引發短暫性腦缺血、腦梗死等疾病﹔而腦動脈斑塊破裂則會引發腦出血等疾病。

2.在血管收縮的時候,血液循環阻力也會隨之增加,導致血壓升高,而原本有高血壓疾病的患者則會發現此時的血壓比夏秋季節的血壓明顯升高,若不及時調整服用的降壓藥的用量,則會導致原本硬化的血管難以承受強大的內壓進而引發某些腦血管問題或導致心肌梗死。

3.春節即將來臨,各種各樣的美食令人難以抵擋,但在暴飲暴食后,心臟會輸出大量血液供給胃腸,這不僅會增加心臟負擔,加大心肌耗氧量,還會激發胃-冠狀動脈反射,即胃擴張后促使冠狀動脈反射性收縮,造成冠狀動脈的血液供給減少,導致心肌缺血,進而可能在夜間或次日早晨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死。

針對不同原因引發的心腦血管疾病,應採取不同的急救措施。

1.有高血壓病史的患者在出現頭暈、頭痛、頭脹、眼花、胸悶、心悸等症狀時,應及時自測血壓,如果收縮壓大於180mmHg或舒張壓大於110mmHg,應馬上服用緊急降壓藥,如硝苯地平片等,用藥半小時后再復測血壓,若血壓還未下降,則需立即去醫院接受降壓治療。

2.對於有高血壓、高脂血症、動脈硬化等既往病史的患者來說,過度勞累、情緒波動、吸煙、飲酒等因素常常會引發心絞痛或心肌梗死,患者通常會出現胸骨后疼痛,同時還會伴有面色蒼白、心慌、氣促和出冷汗等症狀。在心血管阻塞后,心肌大約30分鐘左右開始壞死, 6~8小時左右完全壞死,因此,遇到這種情況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

3.腦梗死常在睡眠中起病,好發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起病初始時,患者會出現眩暈、復視、嘔吐、聲音嘶啞、吞咽困難等症狀,發病后會根據腦梗死的不同部位,出現構音障礙、失語、面癱、舌癱和偏身等症狀,症狀於發病的1~2天后最為明顯﹔急性腦出血好發生於50歲~70歲的人群,多在情緒起伏較大時發病,發病時會出現劇烈頭痛、惡心嘔吐等症狀,當急性腦出血疾病患者出血量較大時,會很快昏迷甚至停止呼吸。所以,發生急性腦血管疾病時,不論是腦梗死還是腦出血,都應盡快撥打120急救電話。

俗話說:“聖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所以,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工作十分重要。那麼,如何在寒冷季節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1.高血壓患者要定時監測血壓,積極降壓。目前高血壓是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險因素,主要由動脈血管硬化、順應性減退、血管壓力反應敏感性降低等所致。一般來說,人體的血壓低谷在每天凌晨2~3時,高峰在8~10時和16~20時,因此建議高血壓患者最好每天在8時、12時、16時及睡前21時定時監測血壓。若血壓呈偏高態勢,可服用一些降壓藥,例如長效鈣離子拮抗劑(如氨氯地平、尼莫地平等)、長效ACEI類(如賴諾普利、培哚普利等)、ARB類(如代文、科素雅等),這些降壓藥對控制血壓升高有良好效果。另外,對於心臟病患者、糖尿病患者、高脂血症患者以及動脈硬化患者來說,建議將血壓控制在130/80mmHg。

2.外出時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老年人。因為寒冷的天氣會造成人體冠狀動脈收縮,導致心肌缺血,加重心臟負荷,所以建議老年人外出時要注意保暖,這樣有利於血管收縮。另外,在寒冷季節最好避免晨練,建議在上午10時以后,等室外溫度上升后再出去鍛煉,或者可以在家做廣播操、打太極拳等。

3.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外出時要注意攜帶急救藥物。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在寒冷天外出旅游前需全面接受體檢,排除心腦血管閉塞或重度狹窄等問題。外出時應隨身攜帶硝酸甘油和阿司匹林等急救藥物,當心臟出現不適症狀時,應立即嚼服300mg阿司匹林或口含硝酸甘油一粒,然后盡快撥打120急救電話,以免發生危險。

4.在日常生活中,可適當服用中藥材,以保養、調理身體。中醫認為,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多呈“血瘀”體質,這些患者平時可選用丹參、山楂、益母草、葛根、紅花、當歸等中藥材煮水喝,有活血通絡的功效﹔還可選用黃芪、當歸、紅花泡腳,以活血通絡、降壓助眠。

作者: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主治醫師王文清

本文由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主任醫師熊旭東進行科學性把關。

“達醫曉護”供稿

(責編:任妍、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