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中國人最為期盼和重視的節日。一說到春節,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走親訪友,在觥籌交錯中,享用美酒佳肴,共同辭舊迎新。然而,每年春節,有些人往往因飲食不當而得了所謂的“年節病”,最后不得不在醫院裡度過。
2018年2月9日,杭州3000多名環衛工人小年夜齊團圓,共享年夜飯。
(龍巍/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年節病”通常包括3種疾病,即消化系統疾病、慢性疾病急性發作、酒精中毒。其中,消化系統疾病是指許多人在暴飲暴食之后極易出現各種消化問題,例如急性胃腸炎、急性膽囊炎、消化性潰瘍、急性胰腺炎等等,通常情況下輕者無法正常進食,重者可能危及生命﹔慢性疾病急性發作即原有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痛風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在節假日期間飲食不節、作息紊亂,造成血壓、血脂、血尿酸及血糖的上升,甚至誘發痛風、心梗、腦卒中等疾病的發作﹔而酒精中毒的表現不僅是不省人事,輕者造成行動不穩,重者出現昏迷,尤其是原有心腦血管、消化系統及肝腎疾病患者,很容易誘發潰瘍出血、腦出血、胰腺炎、肝腎功能不全甚至衰竭,嚴重的甚至還會致命。
而這些“年節病”,往往都是節日期間不良的飲食習慣所導致的,比如細多粗少、葷多素少、紅多白少、過量油脂、口味較重、飲料多甜、飲酒過量、零食過量、飲暴暴食等。
那麼,節假日期間,我們應該如何才能保証吃得營養、健康呢?其實,節日期間更要注意平衡膳食,合理搭配、營養適度。
1.主食方面,建議食用粗糧和豆類制作的各種點心小食,如紫米粥、桂花紅豆粥、豌豆糕等,需要注意的是,這些食品當中不要加入過多的油、糖和鹽。或者可以直接做一個粗糧拼盤,包括玉米、南瓜、紅薯、紫薯、芋頭、荸薺等。
2.葷菜方面,建議優先選魚蝦等水產類、雞鴨鴿子等禽類食物。選紅肉時,牛肉脂肪含量比豬肉低一半,兩者相比,可優先選擇牛肉。
3.蔬菜方面,宜選擇深色蔬菜,例如綠色蔬菜、紅色蔬菜、紫色蔬菜等﹔同時,還可以各種食用菌,如金針菇、平菇、香菇、草菇、蘑菇、木耳等以及豆制品,如豆腐、香干等﹔另外,根莖類也是不錯的選擇,比如山藥、蓮藕、土豆等。
4.奶類方面,可在減少甜飲料的情況下,把奶類食品請上節日餐桌,比如用酸奶拌各種水果作為甜食,或用酸奶拌上各種蔬菜做一個沙拉,既美味又健康。
5.水果方面,建議用低糖的水果及茄果類蔬菜做一個冷盆當作餐前小吃。食材可任選,如獼猴桃、櫻桃、草莓、聖女果、黃瓜等,餐前吃點水果,不僅可以解膩,還可控制食量、促進腸蠕動。
6.酒水方面需要注意的是,甜飲料及酒飲料不能當水喝,過多飲用,會攝入過多糖分及酒精,導致熱量超標。建議用檸檬水代替酒水。
7.食材烹飪方面,盡量減少油煎、油炸,建議在個別濃味菜肴之外,配合以更多的蒸、煮、燉、拌等菜肴,減少烹調中的油脂數量,做一些色澤清爽可口的菜肴,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比如涼拌海蜇皮、清蒸鱸魚,這些都是少油少鹽的健康菜肴。
8.零食方面,堅果油脂含量高,果脯蜜餞油鹽多,聊天看電視時切忌不知不覺吃多了,零食好吃不宜多吃。
總之,節假日飲食宜少而精,規律飲食,控制食量,均衡飲食。
作者:上海市同濟醫院副主任醫師吳萍
“達醫曉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