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型or進步型:你制定的目標到底屬於哪一種?

唐義誠

2018年04月04日08:13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我們在很多勵志文章中經常會看到這樣一句話:“選對了目標,你就成功了一半”。這句話雖然有些絕對,但也說明了選擇目標的重要性。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海蒂·格蘭特·霍爾沃森將目標分為兩種,即“表現型目標”和“進步型目標”。霍爾沃森認為,“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和人生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是否能理性地選擇這兩種目標。”那麼,表現型目標和進步型目標是什麼呢?我們該如何選擇目標?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2012年9月4日,江西省於都縣於都中學(南區)高一(4)班學生在踴躍舉手發言。(方名榮/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表現型目標。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表現型目標也被稱為“績效目標”,擁有這種目標的人常常表現得目的性強、做事有干勁,他們能夠比較容易、直接地獲得一個特定的結果。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的一項心理學研究顯示,在高中階段擁有表現型目標的學生在大學階段更容易取得好成績,在職場中也更容易獲得較高的工作績效。不過,擁有此類目標的人一旦受到打擊,很容易產生倦怠情緒。

接下來再了解一下進步型目標。進步型目標在心理學上也被叫做“精熟目標”,擁有此類目標的人不太在乎結果,他們常常將“過去的自己”作為比較對象,並努力超越自己,認為“隻要進步就是成功”。心理學研究顯示,擁有進步型目標的人在遇到困難時不容易放棄,而且被消極情緒困擾的時間較短,客觀上也更容易獲得幸福感。

那麼,我們到底應該選擇哪一種目標呢?霍爾沃森建議,我們可以將目標想象成“眼鏡”,並在不同情況下配戴不同的“目標眼鏡”。舉例而言,在完成需要高度反饋的任務時,可以戴上表現型目標的眼鏡,以更好地利用外部刺激來完成任務、獲得績效﹔如果缺乏外部刺激,可以戴上進步型目標的眼鏡,以自我激勵、不斷前行。同時,身處不同情境中的人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佩戴目標眼鏡,比如對於銷售人員來說,可以在工作中選擇表現型目標,以展現自己的能力和優勢﹔對於作家來說,可以在寫作時選擇進步型目標,以獲得靈感,創作出更好的作品。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轉換目標實現“階段性勝利”,比如對於學生來說,在考試前可以選擇表現型目標,以取得更好的成績﹔在做長遠規劃時可以選擇進步型目標,以獲得更好的成長。(唐義誠)

本文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高文斌進行科學性把關。

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普及工作委員會供稿

(責編:趙鵬、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