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購買“半價的第二瓶”?小心落入非理性陷阱

唐義誠

2018年04月09日08:23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開懷暢飲,第二瓶隻要半價”,大家一定對這句促銷廣告語不陌生,很多原本隻打算買一瓶飲料的消費者在看到這句廣告語后,會毫不猶豫地買第二瓶,心想“有便宜不賺豈不是虧了”。與此類似,“第二件半價”“第二箱七折”等廣告語都會讓消費者不斷地“買買買”,但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是買了一堆自己本來不需要的商品,而且開支也遠遠超過了預算,於是后悔不已。如果你也有這種經歷,那你很可能是陷入了“非理性陷阱”。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2018年3月15日,游人在北京前門大街大柵欄游覽、購物。

(郭俊鋒/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此類非理性陷阱多是由“第一印象效應”造成的,第一印象效應也被稱為首因效應、優先效應,通俗地來說就是“先入為主”的觀念,是指人們比較重視最先得到的信息,並據此對之后遇到的類似信息作出判斷和評價。

舉例而言,當個體第一次接觸某種飲料時,該飲料的價格為6元,於是個體腦海中就會形成一種“某種飲料為6元”的“記憶標尺”,這種記憶標尺會影響個體對同類產品價格的接受程度,即當個體下次遇到該飲料時,如果發現該飲料的價格為12元,個體就會覺得很貴﹔如果發現該飲料的價格為3元,個體就會覺得很便宜。在這種情況下,無論第一瓶飲料的價格為多少,“第二瓶半價”總會讓個體感覺第二瓶飲料非常便宜,進而發生購買行為。

美國心理學家丹·艾瑞裡在其著作《怪誕行為學》中指出,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人們傾向於對自己的理性過度自信,認為自己無論在任何時候都能作出理性的選擇和判斷,但事實上,人的理性在很多時候都依賴客觀環境,如果客觀環境中的壓力過大,人們很容易落入非理性陷阱。比如在之前的例子中,“第一瓶飲料的價格”就是客觀環境中的一個信息,“第二瓶半價”則是客觀環境給人們施加的壓力,而“購買半價的第二瓶會賺便宜”則是人們做出的推論,如果人們過於堅持這種推論,就很容易忽略自己本身的需求,進而發生非理性的購買行為。

那麼,在購買商品時如何才能避免落入非理性陷阱呢?

1、設置底線,預先確定哪些事情是自己絕對不能做的,比如確定某件商品自己完全不需要,即使再便宜也不應該買,必要時可以請身邊的朋友監督自己。

2、建立“非擁有”心態,即對所購買的商品保持一顆平常心,清楚商品只是“身外之物”,做到不貪戀、不執著。

3、警惕“價格安慰劑效應”。很多人過於看重商品價格,認為“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但事實上,在購買商品時真正需要看重的是自身需求和商品質量,做到“隻買對的”。(唐義誠)

本文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高文斌進行科學性把關。

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普及工作委員會供稿

(責編:趙鵬、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