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腫脹可能是經絡不通 疏通經絡試試這幾招

田一一

2018年04月16日08:17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分享到:
 

中醫中有“經絡”這個詞,我們平時在保養身體時也經常會聽到“疏通經絡”這個說法,那麼經絡到底是種怎樣的存在?如何疏通經絡才能起到保養身體的效果呢?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下經絡這個概念。據《大連日報》報道,經絡是運行氣血、聯系臟腑和體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體功能的調控系統。因此,疏通經絡成為治療疾病和保健身體的一個重要手段。隻要能用正確的方法去除經絡中存在的各種病邪,身體就有望恢復健康。現在疏通經絡的方法很多,如針灸、按摩、推拿、刮痧、拔罐、理療、足療、藥浴、刺血、艾灸、藥物熏蒸、耳穴療法等,這些都是通過刺激經絡或穴位來達到經絡通暢的目的。

外國學生學習中醫療法

據華龍網報道,有些時候經絡不通我們也能夠看到,包括腫、脹等。一般腫都是由於血瘀所引起,另外一種就是脹,這一般是因為氣滯所導致,即氣在經絡運行不暢時形成的“渦氣”。如果想要消腫,就需要活血化瘀,可以選擇刮痧拔罐或者穴位按摩的方法來疏通、進行調理﹔如果身體某部位發脹,可以先對該部位經絡上循經按摩,找到疼痛點再進行按摩。

對於我們看不到的經絡不通,可以採用德州市中醫院康復醫學科副主任姚洪杰接受齊魯網採訪時推薦的幾種方法:

第1招,輕揉耳輪。雙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沿耳輪上下來回推摩1分鐘,直至耳輪充血發熱。

第2招,常捶背。雙手沿脊柱兩側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輕拍輕叩,捶擊力度以能使身體震動而不感到疼痛為宜。可自己捶打,也可由他人捶打,被捶者可坐可臥。一般捶背頻率以每分鐘60至100下為宜,每日可捶背1至2次,每次捶背時間以20分鐘為限。

第3招,蓮花式坐。坐時屈左腿,將左腳的腳背放在右大腿的腹股溝處,雙手放在左膝蓋上,輕柔地做上下彈性運動數次,使之接觸地面,然后屈右腳重復動作。

本文由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陳信義主任醫師專家團隊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張萌、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