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好了才有力氣減肥 過度節食小心患上厭食症 

董子一

2018年04月19日13:28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一轉眼又到了“春天不減肥,夏天徒傷悲”的季節,為了塑造“魔鬼身材”,愛美人士們絞盡腦汁,有些人甚至走上了極端,想要用過度節食的方式來減肥。結果,肥是減下去了,但本該神採飛揚的臉龐也因為太瘦而變得十分病態,去醫院一檢查,不少人才發現自己已經患上了厭食症。那麼,什麼是厭食症呢?患上厭食症該怎麼辦?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2017年7月11日,河南省體育中心,鄭州黃金時代第十一屆減肥夏令營裡,小胖墩們在戲水。(張濤/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厭食症的全稱是神經性厭食。據《新民晚報》報道,神經性厭食是指以患者有意地嚴格限制飲食,使體重下降至低於正常體重的85%,且此時患者仍害怕發胖或拒絕正常的進食為主要特征的一種進食障礙。

《新民晚報》還介紹,神經性厭食的主要特征是患者強烈害怕體重增加和發胖,而且對自己的體重和體形都極度關注,而且患者一般都盲目追求苗條,造成體重顯著減輕,這導致一些患者產生營養不良、代謝和內分泌紊亂等症狀,更嚴重的患者還可能因極度營養不良出現機體衰竭而危及生命。報道提到,5%~15%的神經性厭食症患者最后死於心臟並發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繼發感染、自殺等。

由此可見,患上厭食症的危害極大。那麼,如果患上厭食症該怎麼辦呢?《健康時報》刊文稱,針對神經性厭食症,首先醫生需要改變患者的錯誤認知,讓患者明白什麼是健康,什麼是真正的美,通過對患者反復的解釋和講道理,讓患者回頭看看限制進食給自己的健康帶來的危害,從而糾正“進食就會肥胖”的錯誤認識。同時,醫生治療還要注意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能讓患者的體重恢復過快,造成患者心理轉變跟不上合理認知,從而導致症狀反復。此外,適當的文體娛樂活動以及和諧的家庭氛圍對患者的康復也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事實上,過度節食並不是減肥的良策,科學減肥的大前提就要“吃好”。湖北省中醫院肥胖專科主任肖明中在接受《羊城晚報》採訪時介紹,減肥時要均衡營養,要“吃好”。首先,減肥者應該按比例攝入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維生素和膳食纖維,並避免多油、多鹽、多糖食品。同時,一定要合理分配三餐,特別是保証早餐和午餐的規律進食。

很多人說“吃好了才有力氣減肥”,看來此話不假,為了減肥過度節食而丟了健康可就得不償失了。(董子一) 

本文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304)醫院八一大樓門診部主任彭國球進行科學性把關(專家領域:健康養生類 臨床醫學類 心理醫學類)

(責編:申佳平(實習生)、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