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島“導演門將”扑出梅西點球時有什麼心理掙扎?

於浩

2018年06月19日13:00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冰島“導演門將”扑出梅西點球時有什麼心理掙扎?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2010年8月8日下午,浙江省第十四屆運動會(青少年部)“晉億杯”男子甲組足球決賽中,雙方進行點球決戰。(胡凌翔/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近日,俄羅斯世界杯開賽頻頻爆出冷門,阿根廷隊對戰冰島隊的比賽中,由梅西操刀主罰的點球被冰島門將哈爾多鬆扑出,令阿根廷隊痛失全取三分的機會。這一扑讓喜歡梅西的球迷震驚不已,也使冰島這位身為導演的“兼職門將”一戰成名。

其實,在點球大戰中,守門員的心理壓力非常大,因為罰球點距離球門線僅12碼(約11米)的距離,這麼短的距離很難給守門員留出觀察對方出球方向后再做決策的時間,觀察球路無法再作為其最有效的守門策略。那麼,在點球大戰中,什麼原因會影響守門員的扑出策略呢?守門員在扑出點球時又有何偏好呢?

點球大戰實際上是一場雙方互不清楚對方選擇的、“你死我活”的比賽過程。在單次點球過程中,守門員和對方踢點球球員的決定都是完全隨機的,其行為表現為一種類似於混合策略納什均衡(即面對其他博弈者選擇的不確定性的一個理性對策,其主要特征是作為混合策略一部分的每一個純策略有相同的期望值,否則,一個博弈者會選擇那個期望值最高的策略而排除所有其它策略)的過程。

曾有研究人員統計了從1976年到2012年間世界杯、歐洲杯球賽的罰球點球,並得到了清晰的扑球偏好數據。數據顯示,選擇踢球門中間和選擇防守球門中間的比例都極低(守中央:2.48%﹔射中央:9.14%)﹔對於左右射球和扑球的統計則沒有太大偏好(扑左:46.73%﹔扑右:50.78%﹔射左:46.42%﹔射右:44.44%)。而且,守門員扑球的方向跟射手射門是同一方向的概率為53.58%。

研究人員還發現守門員的行為存在“賭徒謬誤”偏好(賭徒謬誤是指一系列的事件間原本沒有聯系,但是人們會傾向於以自身經驗對隨機事件進行概率估計,並且潛在地認為這其中存在聯系)。守門員連續三次扑向同一方向之后,有95%的把握可以判斷守門員下一次一定扑向另一邊,而對於點球手來說,則並沒發現有類似的規律性。也就是說,在點球大戰中,射門要比守門更具有隨機性,更難預測。

總的來說,在點球大戰中,守門員即使在觀察對手方面有一定的優勢,但也容易陷入賭徒謬誤,使扑球呈現規律性﹔如果守門員能克服自身的賭徒謬誤,將每一次扑救都視作新的開始,反而會增加扑球幾率。

作者:中國科學院大學中丹學院碩士研究生於浩

本文由於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員伍海燕進行科學性把關。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劉勛課題組供稿

(責編:申佳平、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