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份送給“不晚睡會死星人”的“早睡攻略”

孫曉蘭

2018年06月21日13:40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這是一份送給“不晚睡會死星人”的“早睡攻略”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2011年3月21日,福州,閩江學院學生在校園內了解健康睡眠常識。

鄭帥/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許多人都有熬夜的壞習慣,經常在該睡覺的時間還在一直拖延直到深夜才肯睡去,網友戲稱其為“不晚睡會死星人”。其實,晚睡強迫症是真實存在的,而且還是睡眠障礙症的一種。那麼,什麼是晚睡強迫症?晚睡究竟有哪些危害?我們又該如何治療晚睡強迫症呢?

據《人民政協報》報道,晚睡強迫症是指患者能自己意識到該睡覺了,但就是不想睡。造成晚睡強迫症通常有兩種原因:一是對白天生活的無聲抗議。晚睡族往往是白天勞累了一天,壓力很大,到了晚上需要依靠亢奮去除心理上的疲憊才能入睡﹔二是對睡眠的認識形成了習慣性誤區。

晚睡強迫症與失眠有本質區別。《人民政協報》介紹,失眠是想睡睡不著,強迫性晚睡則是逼著自己保持清醒。通常情況下,強迫性晚睡者並非被生理逼迫而是一種心理需要,患者會在生活中反復出現強迫觀念及強迫行為。

晚睡的危害是長期的、全面的。《中國青年報》提到,睡眠不足容易導致血管擴張不足,從而導致神經元細胞的供氧量不足,神經元細胞如果缺乏足夠的氧供給,則容易早衰和死亡。作為腦組織的主要組成部分,神經元細胞的損傷是不可逆的,一旦死亡,就無法再恢復,大量神經元細胞的死亡會導致腦皮層萎縮,從而造成記憶力和智力的衰退。

此外,《烏魯木齊晚報》介紹,每晚睡眠不足6小時,持續一周就會導致體內700多個基因發生改變。機體的每一個生命過程的每一個環節及其調控,都與基因密切相關。睡眠參與全身各個系統,是一種全身“運動”,牽一發而動全身。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等都有晝夜節律,作息時間不規律的人、倒班的人最多見的疾病就是胃潰瘍和心腦血管的問題。睡眠不足,易導致人們免疫系統機能低下,給各種疾病提供了可乘之機,癌症也會經常光顧。

要想盡快擺脫晚睡強迫症的“魔爪”,人們可嘗試以下3個方法:

1.淡化不良暗示。貴州省二醫睡眠中心副主任馮霞在接受《呼和浩特晚報》採訪時提大家,首先要消除對於睡眠認識上存在的誤區,不要以為自己白天不能做事,沒有靈感,隻有晚上才能靜心做事甚至靈感迸發。這種不良的心理暗示,一定要慢慢淡化。

2.做好睡前准備。《健康時報》建議,在睡前不要劇烈運動,喝杯熱牛奶,或是熱水泡腳,讓大腦放鬆,也可以聽一些舒緩的音樂來放鬆情緒。

3.周末作息保持規律。安徽省銅陵市第三人民醫院主治醫師趙來田在接受中國安徽在線採訪時指出,雙休日時也不宜太晚睡覺、太早起床,和平時作息習慣保持一致最佳。(孫曉蘭)

本文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304)醫院八一大樓門診部主任彭國球進行科學性把關(專家領域:健康養生類 臨床醫學類 心理醫學類)

(責編:申佳平、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