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過重會影響“顏值”?夏季祛濕快看這3點建議

張峰

2018年06月26日08:15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濕氣過重會影響“顏值”?夏季祛濕快看這3點建議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2015年7月13日上午,義烏市三溪堂中醫保健院針灸科,前來“冬病夏治”就診的市民,正在進行艾灸療法。(呂斌/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夏季有些地區潮濕悶熱,特別是趕上“桑拿天”,人們更是感覺全身上下都濕漉漉的,事實上,濕氣真有可能在夏季悄悄進入了你的身體。那麼,身體哪些部位最容易受到濕氣的傷害?濕氣重對人體有何壞處呢?人們如何判斷身體裡是否有濕氣?又該如何防止濕氣侵入身體呢?

據《生命時報》報道,濕為長夏(夏至至處暑這5個節氣)的主氣,因此濕邪致病夏天居多,但四季均可發生。濕邪有內外之分,外濕常由於大氣中霧露雨濕過盛,或居處潮濕、涉水冒雨、衣濕裹身、長期水中作業等,在正氣虛弱的情況下,濕氣侵犯人體導致疾病﹔內濕多因脾胃功能失常而生,主要是由於過食生冷寒涼或飲食不潔、飢飽失常、勞倦太過,致脾胃運化功能失調,體內水濕滯留而形成。濕邪侵犯人體的部位非常廣泛,肌表、經絡、關節、人體臟腑都是濕邪的目標。具體來說,我們的頭部、上肢、腰膝、下肢等部位都可出現濕邪導致的相關疾病和症狀。 

濕氣過重的情況常常被人們所忽略,但其負面影響遠比人們想象的嚴重。《錢江晚報》介紹,體內濕氣過重,會讓人覺得困倦、身體四肢沉重、沒有食欲、手腳冰冷、皮膚起疹、臉上黏膩不舒服,甚至出現腸胃炎現象。此外,據華龍網報道,濕氣其實還會影響的一個人的容貌,如皮膚上會出現長斑長痘、暗黃無光﹔或是身體出現水腫肥胖,大腹便便。

那麼,應該如何判斷人體是否有濕氣呢?

觀察舌苔是判斷人體濕氣情況的有效標准之一。據《貴陽晚報》報道,如果舌苔顏色發白而且較厚,好像剛喝過牛奶一樣,這說明體內有寒濕﹔如果舌苔的顏色有點發黃,看起來膩粗糙,說明體內有濕熱。

此外,食欲狀況也能反映一個人是否濕氣過重。《貴陽晚報》指出,大多數人在夏季會出現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但有些人食欲不受影響,有較強的飢餓感,可是吃了東西后馬上會有飽脹的感覺,這就是脾濕的征候。

《貴陽晚報》還提到,看大便是不是粘在馬桶上,一箱水還沖不淨可能就是濕氣過重﹔也可觀察手紙,正常的話一兩張紙就夠了,如果三五張紙反復擦也擦不淨,說明體內有濕了。

對於已經出現以上症狀的人們,《科技日報》提出了以下3點建議:

1.要勤運動。運動不僅可以緩解壓力,還可加速濕氣排出體外。可進行的活動有跑步、健走、游泳等。

2.飲食清淡適量。腸胃系統關系到營養及水分代謝,保護腸胃最好方式是適量、清淡、均衡飲食。油膩食物不易消化,易造成腸胃悶脹﹔甜食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日常可多用茯苓、薏米煲湯,可健脾祛濕。

3.避開濕氣環境。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濕氣重,容易入侵體內﹔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別穿潮濕未干的衣服,別蓋潮濕被子﹔洗澡后充分擦干身體,吹干頭發﹔如果房間內的濕氣很重,建議多開窗透氣。(張峰)

本文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304)醫院八一大樓門診部主任彭國球進行科學性把關。(專家領域:健康養生類、臨床醫學類、心理醫學類)

(責編:申佳平、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