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9月4日,江西省定南縣歷市鎮中沙村幼兒園的孩子們在寢室裡午休。
(劉海平/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在夏季,不少孩子食欲不佳,有時還會說自己肚子痛。家長則總以為是零食吃多了或者是吃了冷飲的緣故,所以總是讓孩子注意飲食和忌口。實際上,有的孩子吃飯的時候會出現腹痛(上腹部或者肚臍周圍為主)的症狀,甚至還會伴有腹脹、惡心、嘔吐等症狀,這些孩子很有可能是患上了慢性胃炎。兒童也會患有慢性胃炎嗎?兒童患慢性胃炎的原因是什麼?該如何預防?
讓我們先來看看慢性胃炎是指什麼。據《蘭州晚報》報道,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縮性病變,其實質是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復損害后,由於部膜特異的再生能力,以致黏膜發生改建,且最終導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體的萎縮,甚至消失。症狀特征有上腹部疼痛、院腹脹問、飽脹、燒心、惡心、嘔吐及食欲不振等。慢性胃炎屬中醫的“胃院痛”“胃痞”等范疇。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胃炎、胃潰瘍與兒童無關,其實不然。據《南方日報》報道,人們都認為慢性胃病是成人的“專利”,很少將小兒腹痛等問題與慢性胃病聯系起來。由於大多患兒對腹痛部位、性質表達不清,常泛指肚臍周圍,以至於許多父母甚至醫生將孩子的腹痛草率地定性為“腸虫症”或“腸痙攣”。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兒科主任余德釗在接受《羊城晚報》採訪時介紹,慢性胃炎的孩子常會出現反復發作上腹部不適、不規律的上腹部或臍周為主的腹痛﹔腹脹、惡心、神疲倦怠、消瘦、大便秘結等症狀,還有一部分患兒也會無任何臨床症狀。
兒童患慢性胃炎的原因是什麼?據《羊城晚報》報道,慢性胃炎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幽門螺旋杆菌(英文簡稱為Hp)感染是慢性胃炎主要致病原因之一。幽門螺旋杆菌主要經口口、糞口、胃口途徑從人到人傳播,也就是說,幽門螺旋杆菌的傳播范圍很廣泛,唾液、糞便、嘔吐物等都是它的傳播途徑。《齊魯晚報》介紹,許多上了年紀的人給小孩喂東西吃的時候會自己先試一下溫度,再給孩子吃,甚至有家長把食物在自己嘴裡咬碎了再喂孩子,兒童和嬰幼兒感染幽門螺杆菌大多正是由於大人這樣喂食造成的。此外,喝冰凍的飲料、吃上火煎炸食物或者暴飲暴食都可能導致孩子的脾胃受損﹔而一些負面情緒,如孩子經常發脾氣等也會影響胃腸道功能。
那麼,我們該如何預防兒童慢性胃炎?為了防止幽門螺杆菌的傳染,《南方日報》介紹,家庭中最好實行分食制,大人不可口對口喂哺小孩,還要堅持口腔清潔衛生,勤刷牙以清除藏在牙垢中的幽門螺杆菌﹔加強防病意識,一旦發現孩子腹痛、飽食、消瘦、無故貧血等情況,家長們應帶孩子找正規醫院專科醫生診治,及早明確診斷、早治療,防止遺留病根,影響小朋友身體健康及生長發育。
此外,河北省中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林燕在接受河北新聞網採訪時介紹,預防兒童胃病要注意飲食規律。兒童不應暴飲暴食,不能看見喜歡的就猛吃,不喜歡的就不吃﹔要注意飲食衛生,在外就餐選擇衛生條件好的餐館、不食用隔夜不新鮮的食物﹔還要保持飲食清淡,讓患兒多食新鮮的水果蔬菜,忌肥甘油膩,尤其是冰激凌、飲料等﹔讓患兒保持愉快的心情,平和的心態,不要給患兒造成太大的心理壓力。(張峰)
本文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304)醫院八一大樓門診部主任彭國球進行科學性把關,目前其主要研究領域為健康養生類、臨床醫學類、心理醫學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