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愛、分離焦慮很痛苦 安全感究竟從何而來?

王亞妮

2018年07月11日08:28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最近身邊很多朋友跟我訴說,覺得自己沒有安全感,又或是說,“小妮,我特別缺乏安全感,我缺愛,你說怎麼辦?”是啊,我們都曾是孩子,擁有美好而豐富的內心世界,只是在成長的過程中,面對環境中愛的缺乏、粗暴、壓制和傷害,我們封閉了自己的心靈,難以相信任何人。

每當身邊有朋友這樣跟我說的時候,我都會問他們什麼是安全感。記得一次去理發店,無意間我問店員什麼是安全感,他脫口而出:“安全感就是有錢,隻要我的錢包厚厚的,我心裡就特別踏實,什麼都不怕。”想想也是有道理的,可是這個世界上,依然有這麼一群人,他們很有錢,但是依然沒有安全感。我們說,當一個孩子小的時候,內心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沒有得到爸爸媽媽的愛,沒有足夠的心理營養,那麼他的內心就有一個小黑洞,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個小黑洞也慢慢變大。成人后,我們知道我們心裡缺東西,但是不知道缺少什麼,所以欲望和想要的越來越多,但始終填不滿我們內心的那個洞,因為那是無底洞,無論怎樣,依舊填不滿。有人說,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力就有安全感了。可實際上,有了權力也不一定是擁有安全感。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2017年4月5日,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社區健康教育館向流動人口開放,共促心理健康。(張洪金/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記得上周有一對夫妻來我的工作室做咨詢,妻子哭著跟我說:“他一點都不愛我,我要跟他離婚。”丈夫特別委屈,跟我說:“我哪裡不愛她了,我為了這個家付出了這麼多,還要我怎麼樣?結婚的時候她說她不會做飯,也不愛做飯,每天下班回來我都給她做飯,我怎麼能不愛他呢?”其實這個案例告訴我們,這個妻子的安全感是十分不足的。什麼是愛?如果我們的安全感很足的話,對方為我倒一杯水我都能感受到濃濃的愛,對方一個小小的舉動,我都能體會到那是對我的關心﹔反之,沒有安全感的人是感受不到別人的愛的,即使對方付出再多也無法接收到,因為她不具備愛與被愛的能力。很多年輕女孩誤以為找到一個愛她們的人就擁有了安全感,其實不然。在這裡,我想告訴大家,隻有夫妻雙方擁有了安全感,才有親密關系,如果錯把親密關系當成了安全感,那麼這樣的婚姻一定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既然安全感這麼重要,那麼什麼是安全感呢?安全感的本質是信任,也就是說,我相信自己,相信身邊的人,信任這個世界。安全感是在我們小的時候0~3歲,媽媽給予的,媽媽跟孩子的依戀關系決定著孩子的安全感,以至於長大后會影響我們的婚姻。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害怕分離,一生之中最不能面對的是分離,一直會有分離焦慮。

安是一個溫暖安靜的女孩,小的時候學習很好,只是在她的童年裡,父母一直爭吵。高二的時候,安喜歡上了一個男孩子,開始戀愛的感覺很美好,安覺得這是她想要的愛情,在這個男孩身上,安尋找著童年未被滿足的期待,可是每次相見的時候都很美好,分開的時候安哭得歇斯底裡,每次搞的就像最后的離別,這種感覺讓男孩覺得很有壓力,慢慢的男孩累了,不再像最初那樣無條件地接納安,每一次的難舍難分都讓男孩覺得壓抑,這樣的感情真的太累了。男孩提出了分手,女孩一下子絕望了,沉浸在痛苦的回憶中無法自拔。安每次都會給自己催眠一樣,覺得自己不夠好,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所有的負面情緒每天充斥著安。到后來,每一段感情都會因為讓對方感到壓力、痛苦而分開,就像在安的身上有一個解不開的詛咒。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安的安全感十分不足,心理營養匱乏。安全感很足的孩子,是可以面對分離的,會有難過,但不會崩潰。而安面對分離,每次幾乎崩潰。所以家庭教育真的影響孩子一生,甚至說是幾代輪回。在孩子的童年時期,如果父母沒有給到孩子無條件的接納,以及告訴孩子“你在爸爸媽媽心中是最重要的”,那麼孩子長大后缺乏安全感,一輩子都在找生命中的重要他人。這個時候一旦出現一個異性表現出有好感,女孩就會把心靠在男孩身上,時間久了,婚姻自然出現問題。

所以,如果錯把追求安全當成安全感,我們的一生就像西班牙斗牛士一樣,斗牛士在斗牛,牛看見紅布就往上沖,會有兩個結果:第一個斗牛士的技巧很高,牛撞來撞去都是撞不上,一場空﹔第二個牛好不容易撞上去,結果發現布的背后依然是一場空。

父母恩愛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從小給孩子足夠的能量,去支持他、信任他,那麼我們的孩子內心安全感十足,才會更有力量成為獨立自主的人,在自己的道路上拼搏、闖蕩。

作者:全國心理普及工作聯盟首屆科普講師、睿之源教育創始人、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王亞妮

本文由中國心理學會心理普及工作委員會研究院高文斌進行科學性把關。

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普及工作委員會供稿

(責編:張萌、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