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王勇
夏日悶熱,空調早就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降暑神器。室內外溫差比較大,寶寶的免疫功能比較低,體溫調節功能也比較差,夏季容易得三種疾病。
一是感冒,這是通俗的說法,從醫學上應該叫做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例如扁桃體炎、咽喉炎等。感染有兩類,一類是病毒性的,一類是細菌性的。最常見的是病毒性的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的孩子會有一些表現:起初只是食欲不好、有一點嘔吐。接下來可能就有打噴嚏、流鼻涕。再接下來,有的小孩可能會發燒、咳嗽,甚至有的小孩還有喘息的表現。出現了這些症狀以后,家長一定要注意識別小孩的情況到底嚴重不嚴重,必要時到醫院去請醫生幫助診斷。總的來說,到了夏天,上呼吸道感冒一般持續1-2周,在1周以內就逐漸緩解了,不用過於擔心。
二是消化系統疾病。俗話說病從口入,如果飲食上沒注意到衛生,有可能導致消化系統的疾病,例如腸炎、細菌性痢疾等消化道感染。另外,因為夏季人們體內消化酶分泌減少,飲食不當也會導致消化不良。
三是傳染性疾病。由於夏天的環境氣候有利於病毒、細菌的生長,有一些傳染性的疾病也是需要家長朋友注意。比如,手足口病是大家見到的比較多的。
家長在使用空調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 避免整夜使用空調或者風扇。這會讓房間裡空氣流動過速,孩子身體過多失去水分,引起嗓子、鼻部粘膜干燥,容易發生化膿性扁桃體炎和支氣管炎等感染。
2. 避免溫度過低。孩子長時間在有冷氣的房間裡,會使身體各部位的溫度降低,引起所謂空調病。
3. 避免驟冷驟熱。孩子長時間待在特別冷的房間裡,突然又到炎熱的室外,溫度懸殊過大讓身體排汗功能和水分調節功能失調,容易感冒。
專家簡介:
王勇,成都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成都大學臨床醫學院副院長、衛生法學教研室主任、教授﹔著有《家庭兒科手冊》等科普讀物。
擅長:對小兒血管瘤、小兒呼吸、消化、心血管、神經系統疾病有精深研究。現又開展了新生兒ICU、嬰兒高壓氧、支氣管哮喘綜合性防治等方面研究。
受訪專家:成都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成都大學臨床醫學院副院長、衛生法學教研室主任、教授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