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大家都知道在室外高溫暴晒會導致中暑,但事實上,在空調房中貪涼也有可能導致中暑。很多人就是因為過度貪涼而出現了惡心等中暑症狀,去醫院一檢查才發現自己中了“陰暑”。那麼,什麼是陰暑?哪些原因容易導致陰暑上身呢?
2016年8月10日,在山東省煙台市濱海廣場,人們吃冷飲解暑。
(唐克/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中醫把中暑分為“陽暑”和“陰暑”。陽暑,通常是見於長時間在太陽暴晒下出現的中暑現象,而陰暑則是引致大部分中暑現象的原因,是指“暑熱在內、寒濕在外”。《山西日報》進一步解釋,“陽暑”是在烈日下勞作或因在高溫、通風不良、濕度較高的環境下長時間勞作所引發的,而“陰暑”是過於避熱貪涼引起的。這個季節,如果還喜歡夜間露宿室外,或運動勞作后立即用冷水澆頭沖身,或立即快速飲進大量冷開水或冰鎮飲料,或睡眠時被電扇強風對吹,均可導致風、寒、濕邪侵襲機體而引發 “陰暑”。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國際醫療部主任劉馨雁在接受《北京晚報》採訪時也表示,夏季人們的毛孔打開,外界的寒涼之氣更容易進入體內導致陰暑,常見的致病原因包括出汗后在空調下面直吹、室外回來直接開吃冷飲,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致病因素就是“睡涼炕”,以往農村地區的陰暑証患者多是睡在地上導致的。
那麼,如何預防陰暑呢?浙江省杭州小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朱露寒在接受《錢江晚報》採訪時提醒,在生活與工作時候注意這些小細節,可以降低中陰暑的概率:在睡眠、午休和納涼之時,不要過於避熱趨涼,特別是晚上睡覺時要合理使用電扇,不對頭直吹和強度過大﹔空調溫度不要打得過低,保持在26℃以上﹔不要整日整夜地開空調,一般來說,開2~3個小時空調后,最好開窗通風。
如果中了陰暑,《錢江晚報》提醒,可以吃點藿香正氣水或是藿香正氣膠囊。同時,據中國江蘇網報道,“陰暑”是寒氣外襲導致毛孔封閉,陽氣在體內郁結引起的,治療應以辛熱解表為主,生姜紅糖茶是個不錯的選擇,有助於發汗去寒。(陸海軍)
本文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304)醫院八一大樓門診部主任彭國球進行科學性把關。(專家領域:健康養生類、臨床醫學類、心理醫學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