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4日,來自山東省滕州市柴裡煤礦的李明喆趁暑假跟隨販運農產品的父親來到了安徽省阜陽市瑤海農產品批發市場,此時他正在椅子上打盹。
(王彪/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炎熱的夏季往往容易使人犯困。天氣越熱,越是精神不振、哈欠連天。其實,在夏天,我們可以通過飲食緩解夏季疲倦。那麼,我們要怎麼吃才能不犯困呢?
夏季為什麼容易使人犯困?時任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副會長的王旭峰曾在《生命時報》上撰文表示,夏打盹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夏天晝長夜短,人們往往早起晚睡,睡眠不足則使人疲乏﹔其次,天氣炎熱使皮膚耗氧量增加,不少人因貪涼長時間待在空氣不流通的空調屋裡,造成缺氧,導致大腦疲乏﹔此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夏季出汗多,體內鉀、鐵流失,缺鉀使得機體無法合成糖原,供給大腦和肌肉能量減少,而缺鐵易使人食欲降低、貧血,這都會讓人感到疲倦。
那麼,如何通過飲食緩解夏季疲倦呢?首先,要注意從食物中攝取更多的鉀元素。陸軍某工程維護團軍醫紀榮通過《解放軍報》介紹,體內低鉀會使胃腸蠕動減慢,導致腸麻痺,加重厭食,造成營養攝入不足,使得肌體出現倦怠的症狀。含鉀豐富的水果有香蕉、柑橘、葡萄、西瓜等。此外,海帶、紫菜、菠菜、山藥、大蔥等蔬菜中鉀含量也比較豐富。
除了鉀元素,在飲食方面還要注意鐵元素和維生素C的攝取,防止缺鐵性貧血的發生。據《湖北日報》介紹,鐵元素的飲食來源可以分為肉類食物中的血紅素鐵和植物性食物中的非血紅素鐵。其中,非血紅素鐵需與維生素C搭配才能吸收。對於素食者來說,除了吃富含鐵的木耳、蘑菇、大棗等食物,還需要吃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非素食者可通過每天食用40~75克瘦肉,每周食用2~3次30克左右的動物肝臟或血液來補充鐵元素。
此外,夏季合理補水也會對緩解倦怠有所幫助。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五醫院中醫科主治中醫師梁健寧通過《羊城晚報》表示,夏天出汗太多會導致氣虛,加重疲乏、頭暈的症狀。因此,在夏天要注意補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每天攝入的水量一般以1000∼2000毫升為宜。如果覺得喝水比較寡淡,則可以沖泡點檸檬水。(王思邈)
本文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原304醫院)八一大樓門診部主任彭國球進行科學性把關,專家目前的領域為健康養生類、臨床醫學類、心理醫學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