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壓”一夏 高血壓患者應適當調整生活習慣

張治軍

2018年08月03日08:28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夏日裡,天氣炎熱,人們活動多,易出汗,血壓也會跟著波動起伏,特別是高血壓患者,一到夏天就會顯得格外難受,不僅頭昏腦脹,而且還會經常出現胸悶、心悸等症狀。那麼,夏季高血壓是如何形成的呢?在夏季,人們該如何預防與控制高血壓?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7月18日,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埭溪鎮茅塢社區衛生服務站的醫生正在上門為村裡的老人量血壓、測血糖。鄧德華/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據《科技日報》報道,高血壓是指以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為主要特征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患者早期常無症狀,或僅有頭暈、頭痛、心悸、耳鳴等症狀。

受夏季氣溫影響,人們血壓容易波動,對高血壓患者影響較大。據《今日中國》報道,這主要是由於夏天溫度高,出汗多,人體鹽分流失較大,會造成人們血液黏稠、血流緩慢、血壓驟降。同時,很多人夏季睡眠質量下降,易造成自主神經紊亂,入睡后迷走神經興奮,血管收縮,致使人們夜間血壓升高。

除了自然環境的原因,人們在夏季“貪涼”也會加劇高血壓的症狀。華龍網介紹,夏季炎熱,有的人喜歡把空調溫度開得很低,特別是從外面回家的時候,希望這樣做能使自己盡快涼下來。這樣一熱一冷,血管會從本來的舒張狀態一下子變成收縮狀態,這就為血壓波動埋下了隱患。在空調房間裡逗留時間長了,一出門就是滾滾熱浪,血管又會擴張,這樣血壓就不停地在波動。

上文提到,夏季炎熱是造成人們血壓“飆升”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避暑降溫對高血壓患者來說有直接的調節作用。《今日中國》建議,患者可以採取制冷造涼、避暑納涼、散熱降溫等措施來進行調節。

除了要注意防暑降溫,高血壓患者還應記得不能擅自停服高血壓藥。《蘭州日報》介紹,夏季高血壓患者更應嚴格監測血壓變化,如果沒有明顯低血壓及有關症狀,如頭暈、嗜睡等,一般不考慮減藥或停藥。如有必要,應在嚴格血壓監測前提下根據醫囑減藥量或調整用藥時間。

另外,《蘭州日報》提醒,高血壓患者在室內開啟空調時應注意溫度不要太低,避免室內外溫差過大﹔在室外活動時要注意遮陽並多飲水,避免在烈日下運動。

在飲食方面,高血壓患者在夏季也應作出相應調整。浙江省杭州市三醫院心內科主任謝曉林在接受《杭州日報》採訪時表示,隨著夏季的到來,高血壓患者生活中也應當注意,飲食清淡,少吃過咸食物﹔飲水則應適量,不要過多飲水,因為這樣反而會帶來水腫,甚至造成心衰。

在夏季,高血壓患者依舊可以進行運動,但是應該特別注意以下2點:

1.人民健康網提到,在夏季,血壓通常比冬天低一些,高血壓患者也如此。因此,對高血壓患者來說,不僅運動量應適當減小,運動時間也應縮短。適合高血壓病人在夏季裡進行的體力活動項目有打拳、練氣功、行走、慢跑、游泳。這些活動有利於放鬆精神,調節神經,擴張血管。

2.《杭州日報》提醒,如果不確定自己是否適合運動的,可以到醫院做一項心肺運動試驗檢查。這個檢查可以監測到患者在運動狀態下的心率快慢變化、心電圖動態變化、血壓波動幅度、呼吸頻率、潮氣量、攝氧量等心肺功能情況,根據檢查結果,醫生方可開出最適合患者的運動處方。(張治軍)

本文由吉林市人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王欣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申佳平、姚欣雨)